台上台下的文化接觸
文︰草木 | 上載日期︰2006年6月6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伊莎葆 »
主辦︰法國五月
演出單位︰Mon-Cafe Theatre »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賽馬會綜藝館
日期︰24-25/5/2006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法國五月2006 »

這一夜的理工大學綜藝館實在是很法國了,雖然台上上演的《伊莎葆》是一個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台上演員大多是華人,台詞也有不少廣州話和普通話,但台下觀眾大多是外國人,相信其中法國人應該不少。不知是否本地人對這類題材沒有興趣,還是根本這是一個為法國人創作的演出。

 

編劇和導演並沒有隱藏他們法國人的視點,故事中的中國是一個遙遠的地方,開始和結尾都用上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本來這是一首在法國有名的中國歌曲,但是放在一九三○年的中國廣東,似乎就有張冠李戴的味道。一九三○年王洛賓還未開展他的搜集西北民歌工作,而本曲源自哈薩克和廣東似乎風馬牛不相及,情況正如一個關於法國的作品把不同地區的芝士紅酒弄錯一樣。

 

不過摒除中法文化上的差異和誤解,《伊莎葆》說的是一個有普遍性的故事,三個女人因為要擁有一個男人結果造成一連串的悲劇。伊莎葆是一位年輕法國女子,因緣際會之下進入一個中國廣東家庭當了小兒子的法文老師,和長子開啟新開展了一段異族情緣。原來啟新一直和女傭小江相好,而母親杜錦鶯卻因為父親經常在外國,關係並不密切,兩人的世界觀和經歷又有很大的不同,把感情和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四人的關係本身已經充滿戲劇性,放在遙遠的東方,自然添上一層神秘感。

 

整個演出以現場的音樂演奏和女主角伊莎葆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Robinson的音樂很有感染力和充滿色彩,無論佈景和燈光都被比下去。本來監獄場景的燈光設計已經是甚有氣氛,但始終沒有音樂的細膩動人。Guillot飾演的伊莎葆吸引人的地方是她把舞蹈和形體動作完全融合在戲中,既可以表現和啟新之間的激情,在獄中也充分表達對兒子的思念。可是其他演員很多並沒有這樣的能力,把編舞者的心思浪費了,甚至令觀眾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伊莎葆》另一個特色是把四種語言同時放在舞台,分別是法語、廣州話、普通話和英語,對導演是一大挑戰。始終是外國人的劇本,對法語和英語的運用比較敏感,反之本地觀眾會很難明白為何小江會說普通話。因為既然小江自小在一個廣東家庭打工,她沒有理由說普通話。如果要遷就演出伊莎葆兒子的小演員,編劇需要想一個更充分的理由,作為導演之一的葉遜謙似乎更責無旁貸。

 

這類跨文化的演出對別國文化的誤解本身就是值得欣賞的地方。劇中的法國人竟然會在中國陷入冤獄,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其實更應對當時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有多點了解,是否我們都是憑空想像。通過這些演出,我們不單可以知道外國人怎樣看中國,更加可以把本身的成見打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