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塔薩‧紐曼合唱團及室樂團帶來的《情迷意大利》主要由音樂、歌曲及戲劇組成,所選曲目充份展示合唱團及樂團的實力,同時反映了合唱團和室樂的特質。節目中不乏合唱團擅於演唱的蒙台威爾第牧歌集作品。雀鳥唱出美妙的和聲﹙選自《牧歌第五卷》﹚把九個聲部分成兩组,每段之前先出現一首序曲,歌曲中的獨唱、小組合唱和大合唱都讓合唱團成員全面發揮歌唱技巧。合唱團以靈逸清澈和淨化的歌聲唱出牧歌的纯潔,又如美麗的姑娘和美麗的小玫瑰﹙選自《三聲部諧謔曲》﹚中的歌唱段和樂器段互相輝映,聲與樂的音質均細潤有致,散發等量的平衡力和感染力。韋基的悲傷與歡欣的假面劇﹙選自《歌唱演奏的對話》﹚中的十聲部各聲清晰明顯同時又融會得很自然。
人聲之美除了在合唱展現出優秀的技巧,獨唱亦不遑多讓,尾段女高音唱的《眼睛,哭吧》﹙選自歌劇《瓜分世界》﹚高音域準、穩,流暢自然,聲音中隱約透發一股悲哀的歡愉。
節目中的器樂演奏也一如人聲吸引,其中一首雙笛獨奏悠揚動魄、聲調舒酣輕盈,令人如在明淨夜空,遠觀天際、近看流螢。
其他歌劇選段如「站住!別踏前,否則無命!」﹙選自歌劇《奧朗蒂亞》﹚和上半場最後幾首來自﹙歌劇《廸多內》﹚的歌曲則是邊唱邊演。「別踏前,否則無命!」中的男低音聲線低而不壓,聲亮中則見女聲音量稍弱。《廸多內》一段三重唱中飾亞爾巴的女聲同樣較弱。但如歌劇音樂會版的形式為這節目增添趣味和動感,如《奧朗蒂亞》中男歌者即場更衣,又或是《廸多內》中飾亞爾巴的女聲完成第一部份後倒地扮獵物,其他歌者拿起長茅捕獵她,都看得出藝術總監湯馬士‧亨格布洛克走出傳統的合唱和室樂的表演形式。其他非歌劇選段亦顯劇場效果,如唱《美麗的姑娘》前讓一眾表演者由觀眾席走到台上,眾人包括合唱團和樂團成員均穿上彩衣和鳥獸頭飾,儼如化裝舞會;為了擴濶活動空間,獨唱者不時在台上的一道拱橋上上下遊走等等。
惟整個節目缺了狂歡節的終極歡騰、熱鬧和狂野,尤其舞蹈方面比預期的少,上半場只有一段,下半場終場前才見台上眾人齊齊起舞。雖然《情迷意大利》的演出,跟真正的意大利狂歡節中嘉年華的面具華服飄來飄去的情境稍有出入,但在湯馬士‧亨格布洛克的設計下,巴塔蕯‧紐曼合唱團及室音樂團已能夠在新穎的形式中帶出各路合唱和室樂之美,實屬難能可貴。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