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意大利這個地方絕不陌生,從時裝、皮革用品、飲食至音樂文化,意大利對大家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故此在日常生活上,我們總有機會說上一點點意大利語,什麼Prada、Ferragamo、tiramisu、cappuccino 以及Pavarotti等,所以不能不承認對意大利那一絲絲的迷戀是漸漸潛藏於心裡。或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人員早就觀察到拉丁文化與我們生活文化的關係,因此繼2005年所舉辦的「情迷拉丁」藝術節後,今年又再帶來「地中海藝術節」,而是次藝術節就以《情迷意大利》這音樂節目掀起序幕。
《情迷意大利》是一個以意大利狂歡節音樂為題材的表演,但筆者未開始「情迷」,便有點「意亂」,那個迷思的是好一個開宗明義為意大利的歌唱音樂節目,為何卻找來屬德國的巴塔薩‧紐曼合唱團及室樂團來主理呢?不過,既然在開幕致詞中民政事務常任秘書長都說今晚要把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斯及那不勒斯的狂歡節帶來文化中心,這樣就不管什麼,只盡情去享受音樂!也許,藝術的魔力就是如此,它能夠打破一切限制的東西,證明凡事沒有不可能的,既然都是精湛、出色的表演,那管她是什麼語言、什麼國家吧!
主辦大會為營造意大利狂歡節的氣氛,別具心思地於場館的座位上早就為觀眾準備了狂歡節用的面具,怪不得不能不說文化中心的今晚夜能變成威尼斯的狂歡節!觀眾們提著面具,在看到與看不到真我的氛圍下,心已漸漸走進那存在與不存在的十六、七世紀意大利的狂歡節裡。舞台上的設計十分之簡約,只是一道圓拱橋墩,除此之外舞台上便沒有什麼的裝置了,這樣便正好能突顯表演者華麗、別緻的服飾及優美、圓潤的音色。橋下坐著戴上動物頭套的樂師,他們所演奏的樂器都是不難不令人聯想到十六、七世紀的歐洲音樂——風琴﹙organ﹚、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魯特琴﹙lute﹚及古鍵琴﹙harpsichord﹚。
而令筆者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魯特琴,因為很少機會在香港看到這種樂器的表演。這晚樂師選用的是長頸魯特琴 ﹙long lute﹚,這樂器的主體部份仿如一個切開了一半的雪梨,而加上長長的扶把,仿如一個有趣的吉他;另一方面,歌聲加古鍵琴的伴奏更是觸人心弦,因就算是些微的音色與力度對比,古鍵琴都能造出完美的效果來,故此琴音加歌聲對照的演繹是令人難以忘懷;除此之外,中段加入了木笛﹙recorder﹚演奏亦叫人拍案叫絕。當晚演出共有十三首曲目,其中圖利尼﹙1589-1656﹚《雙豎笛奏鳴曲第一首》的演奏令人目不暇給,或許木笛給人的印象只是小學生的玩具,不過出色的木笛演奏絕對不是小兒科的事——區區八個小孔、沒有簧片的簡單木管笛子,只要有表演者熟練、靈活的指法,加上富節奏而輕巧、準確的音色,便能證明這樂器殊不簡單!
除了樂器的伴奏之外,歌聲也很重要。在眾多歌者之中,最為筆者注意的便是扮演東方人及死亡的女高音海克‧海勒爾曼﹙Heike Heilmann﹚。她阿拉伯女郎式的衣著打扮與其他歌者華麗誇張的服飾大大不同之外,筆者亦覺得她的歌聲亦是最清脆、鏗鏘、叫人感動的。在前段的演出她獨唱的機會不多,但只要她一開聲,歌聲就會掀領觀眾的耳朵、眼睛隨她而走。尾段有一節男聲對唱,海克‧海勒爾曼只在這兩男歌者歌演糾纏中只演沒唱,這已誘人於無形中,因大家都也許等待著她何時答唱,可惜她仍只演不唱。就在那千呼萬喚始出來之間,她在台邊換上了代表死亡的黑袍與骷髏骨面具,獨唱出最後一曲《眼睛,哭吧》,這出場是多麼的令人著迷!
整晚演出由十三首不同的狂歡節音樂組成,歌曲的安排由天使、魔鬼的對唱開始,把悲傷、黑暗轉入歡樂與享樂中,至最後「死亡」的歌唱把世界帶回黑暗裡面,這刻觀眾也許會想一想:狂歡節的世界裡,看到與看不到、真面目與假面目,哪是真,哪是假?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