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的尷尬
文︰時惠文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顧名思義,是通過對口述資料和訪問的記錄來創作表演,為觀眾提供相對寫實的劇場體驗,同時以其獨特的方式表現社會現實。在英國,劇團往往通過引錄劇場表達出對社會的看法。這次「進劇場」的嘗試,選擇的是一個香港人無法逃避的「空間」議題。「進劇場」在創作初期採訪了二十八組相關人物,組成了這套別有特色的香港故事。劇本指導Liam Hurley認為,「進劇場並沒有特定的議題或者宣言要向觀眾傳達,只是將探討的問題一一呈現,從而給觀眾一個反思的空間。」

 

從走出劇場的那一刻起,一連串的問題就向我襲來:究竟「引錄劇場」與紀錄片的分別在哪裏?兩者哪一個對於觀眾來說更有感染力?觀眾是更加期待戲劇化的現實還是誠實的紀錄?更能打動人心的是引錄的話語,還是話語中的故事?「進劇場」對「樓城」這個題目真的沒有任何立場麼?還是在選擇受訪者和素材的時候,已經無意識地作了選擇?

 

在觀劇過程中,我是得到了滿足的:富有趣味的影像設計與演員的表演、對話相得益彰;穿插在話語中的舞蹈語言常常給觀眾帶來會心一笑;受訪者對香港幽默而一針見血的評論,讓居住在這個城市裏的人,對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了更多的思考。

 

不過,《樓城》作為劇團的第一個「引錄劇場」,還是存在著幾方面的尷尬:

 

首先,《樓城》在結構上似乎很注重香港的歷史,也盡可能用多角度、寬視野來看待香港「空間狹小」的問題。可惜觀眾在劇場聽到的聲音再多,也只有兩個主流:所謂「主人」的本地人和始終享有特權的西方人。被引錄的受訪者有石硤尾公屋的居民、紮鐵工人、陶傑、朱凱迪、Valerie Portefaix、Paul Zimmerman,但沒有一個在香港避難的非洲人,沒有一個在重慶大廈賣咖喱的印度人,更沒有一個在豐銀行大廈下度週末的菲傭。且不談《重慶森林》和聚集中環的菲傭多具代表性,在我看來,這些香港的「外人」對這座樓城的認識有著值得挖掘的空間,對這個城市也會有更有趣的說法。但可惜《樓城》的觀眾沒有能夠認識這些有價值的言論。空間的狹窄在香港已經是個既定的事實,如果創作者真的想在劇場給觀眾提供一個集中、客觀而廣闊的思考空間,視野恐怕需要更寬闊些。

 

其二,肢體語言與視覺影像的運用勝過了對語言的運用。縱觀全劇,Burst TV的多媒體影像極大地幫助了《樓城》。開場時高樓平地竄起,暴雨天侷促的人群和密密麻麻的金魚等動態背景生動地傳遞著訊息。正如媒體設計師所說:「左腦需要稍事休息才可以繼續消化文本內容,此時可讓右腦活動接受影像與聲音。」可以說,如果沒有了這些視覺和音響效果,光由獨白與對白組成的《樓城》,恐怕不能激起思緒的火花,反而會變成一場沉悶不堪的說教。此外,許多沉默的時刻:如拍賣會一場的芭蕾舞蹈,「讓時間暫停的椅」中的疊羅漢,及房屋裝修投標時,用蹲下躺下趴下表現低價的服務與工頭的無奈,都是絕妙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相反,引錄語言的部份,過度的堆砌,剝奪了觀眾的思考。另外,受訪者的話單獨聽起來可能很有滋味,與其他受訪者的話拼湊在一起反而索然無味。引錄劇場的語言部份沒有視覺部份來的精彩,還是有點可惜。

 

其三,是語言的選擇。「進劇場」在處理語言的時候,選擇用中英文兩語同台出現。我想,編導最初的意圖是令觀眾意識到一種聆聽的包容性,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受訪者的字句、表情和態度。可是,為甚麼有些明明是中文的引錄在劇中變成了英文的話語?是為了照顧外籍演出者?那為甚麼母語是廣東話的演員也要用英文來說話?不是我潑冷水,在本來表演就有些生硬的情況下,這樣的安排加重了演員的負擔,阻礙了與觀眾的溝通。

 

必須承認,創作人員是花了大量的工夫去實地考察、認真訪問的,很多有趣的細節非常打動人心。比如為人熟悉的沙田第一城,二十年前只是魚塘;外國人以為銅鑼灣中央圖書館是一個大型商場;而香港原來也有人如此嚮往自由,棄業養蜂;還有那一句New Town Plaza——endless choice of sameness…可謂一針見血,發人深省。

 

我是有幸看到了《樓城》的綵排,似乎看綵排的時候感覺更好。可能把逐個場景、理念細細分割,這樣去看的時候,才比較接近理想狀態。或許是巧合,《樓城》的英文名The Will to Build恰如其份地表現了劇團創作戲劇的堅強意志,但要成就一齣引人入勝的引錄劇,不是光靠意志,還需要更多的靈氣與雕琢。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復旦大學英文系,嶺南大學中文系碩士。獲香港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詩歌。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專業會員,出版了二十餘篇劇評及藝術評論。她更為PolyU CPCE語文及傳意學部創辦了雙語雜誌《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