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不了的欲望
文︰陳鈞至 | 上載日期︰2009年8月17日 | 文章類別︰藝術寫作計劃學員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戲院
日期︰7-9/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 »
藝術類別︰戲劇 »

我不喜歡這一次《鯨魚背上的欲望》的演出,但並不代表討厭。不喜歡,是因為它有不對勁的地方,滿足不了我對演出的期望,或曰欲望。

 

《鯨魚背上的欲望》的原劇本, 是由法國劇作家Bernard-Marie Koltes所寫的In the Solitude of Cotton Fields。劇本是服從戲劇的基本法則寫成的。兩個人的相遇,其中一人對另一方有所企圖。但戲劇只發生在他們的對話之中,可以說是純語言的戲劇。而兩個劇中人的身份,是買家和賣家。雖然二人的對話深澀難懂,但劇作家所設立的戲劇情境,本來就有戲,所以我不認為這會是個沉悶的演出。結果,這晚的九十分鐘卻極其漫長。

 

劇作家本來屬意兩個演員,一黑一白的去演出這個戲。這次「前進進」的搬演運用了六個演員,三人一組的飾演買家和賣家。這些買家和賣家輪流出場,而劇本的「對白」,好像全成了獨白。若果把六個演員當成是不同的旋律,那麼在戲劇剛開始每個人的獨奏早就預告了劇終時的大合奏了。導演的這種處理初時看來很有趣,但久而久之則失去吸引力。

 

Youtube搜尋In the Solitude of Cotton Fields的話,你可以看到三段短片,看來是某劇團在排演這個劇目。他們用上很多演員,看來分成兩組,分別飾演買家和賣家。在片中他們不斷走來走去,作形體表演,又不斷重覆某些台詞。在我看來,Youtube中在大合唱,比牛池灣文娛中心中的Acappella有趣多了。

 

我想運用超過一名演員去演出買家或賣家的問題在於,這種處理把原來類似哲學辯論的對白打散了。或許我們可以將買家和賣家當成是辯論的正反雙方,演員都是辯論員,輪流交鋒。可是,看二人爭論始終和看辯論比賽有分別。雖然導演是出於好意才把文本分成多段演出,但「完全劇場」的手法又把觀眾的注意力轉到其他元素身上,使演出有顧此失彼之感。

 

我想《鯨魚背上的欲望》的另一個問題,在於舞台配置之中。在我看過的「前進進」製作中,只有《哈奈馬仙》是在鏡框式舞台演出的;而我看《哈奈馬仙》的時候,已因為這種隔閡而感到奇怪。那可能純粹是觀感的問題,本來親密的演員-觀眾關係突然被阻擋,一時間很難適應。但就《鯨魚背上的欲望》來說,問題遠超於此。

 

在楊莉莉教授所譯的《戈爾德思劇作選》中,有一張《在棉花田裏的孤寂》首演的劇照。相片中展示的雙向舞台,本身就和劇本中二人相遇的處境強烈呼應。相比之下,《鯨魚背上的欲望》的舞台設計,在舞台上建立一個小小的交接點,就顯得有點過火了。舞台的設計固然受到場地本身的特質所限制,但在搞製作之前,製作團隊是否能夠先選擇合適的表演場地呢?也許在香港,藝團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表演場大部份都是鏡框式的。將來西九所建的是甚麼類型的劇場,大概將對香港劇場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我想,文本與劇本始終在意義上有差距。劇作家在寫劇本的時候,對演出肯定有一定的構想,即使那「劇本」已不像劇本,而似一段段散落的文字。《鯨魚背上的欲望》是「前進進」的「文本的大師」系列最後一個演出。比起《哈奈馬仙》那種與作者一呼一應的演出,《鯨魚背上的欲望》算是忠於原著的演出。但這個演出,是否太拘泥於呈現文字和語言呢?當然,「前進進」這個「文本的大師」計劃應該是有其探索的方向與目標,這也許亦影響到製作團隊的想法。或者就如陳炳釗在場刊中寫道:「文字和語言一直是他難以控制的武器」;或者又如莫子儀在藝人談中分享道:「這劇本太難了。」

 

「大專學生劇評寫作導領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2008)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新進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