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在一些大型音樂會的演出前或中場休息時,觀眾走到演奏廳外,一邊品嚐美酒,一邊與友人閒談,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但是,能讓觀眾一邊喝著酒,一邊聽音樂的音樂會卻絕無僅有。為此,由女高音林穎穎主辦,Katterwall協辦的音樂會Vino Voce(意大利文,即酒、聲音),便將兩者結合,為觀眾帶來一次酒與音樂並存的獨唱會。
這場別出心裁的音樂會,於9月8日假聖約翰座堂的李堂(Li Hall)舉行。主角就是主辦者林穎穎,她該晚以演唱名歌劇的詠嘆調為主,包括《La Baheme》的〈Si mi chiamano Mimi〉、《Gianni Schicchi》的〈O mio babbino caro〉等,以及三首法國藝術歌曲。
至於酒這個部分,主辦單位共安排了四款酒,觀眾在網上留位時,可選擇只嚐其中兩款(從兩個組合中二擇其一),或是品嚐所有酒。主辦單位把音樂會分為四個部分,在每個部分開始前都會推出一種酒,觀眾可憑入場登記時所拿到的票換酒,然後坐下來靜心感受聽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林穎穎該晚選唱的歌都是優美浪漫,旋律性很高,相信一方面是為了配合音樂會的氣氛,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是她所擅長的。她的表演確是十分精彩,聲音透徹清純,高音清脆有力,亦可做到婉約溫柔。
林穎穎能有上佳的演出,除了個人質素外,表演場地亦幫了她一把。李堂的面積不大,只能容納百多人,但樓底很高,空間很大,使聲音能在空中不停迴盪,所以聲效是出奇地好。即使是乾涸的聲音,在那裡都會變得豐富飽滿,寬大的空間也能掩蓋聲音中的一些小瑕疵,像是給聲音化妝,所以李堂對歌手來說是一個理想的表演場地。
可惜當林穎穎唱《La Traviata》的〈Sempre Libera〉時,雖然很好地展示了她的花腔技巧,但在結尾部分顯得有點兒吃力,甚至唱到面紅。而唱到男聲部分時,一直坐在觀眾席後排的男中音葉維達忽然唱起來,並徐徐走到林穎穎身旁,相信這是他們預先安排好的。
然而,由於這段音樂本應是由男高音唱的,身為男中音的葉維達唱不到那些高音,只好以低八度來唱。這樣頓時令整首樂曲變得很奇怪,失去原來的味道。其實若然找不到男高音來唱這首歌,倒不如換了曲目,總好過把這首歌弄得不倫不類。
除了葉維達外,該場音樂會還有另外一個表演嘉賓——意大利結他手Francesco Teopini Terzetti Casagrande。他彈奏了兩首柔和的樂曲,其中的〈Campanas de l’Alba〉,不但一直要彈奏顫音,同時彈出旋律,難度很高。但他不只表現得輕鬆,一臉從容的,更彈得如歌唱般浪漫,非常切合這場音樂會的情調。美中不足的是結他的聲量不夠,相信若他能在較高的位置演奏,充分利用李堂的空間,應能使聲音傳遞得更好。
Vino Voce 把酒和音樂結合,在構思上著實是難得一見,而且很受觀眾歡迎,網上報名的名額早已額滿,演出當晚不但全院滿座(當中以外國人居多),還需要額外的椅子來應付walk-in的觀眾,可見這種音樂會絕對有發展的空間。可是,由於是初次舉辦這種音樂會,故有不少可以改善的地方。
在選曲上,不宜唱太多感情色彩濃烈的詠嘆調,因為唱這些歌少不免需要一定的聲量來帶出當中的情感和高潮,但由於李堂的空間大,聲效好,能把歌者的聲音倍大,有時反而會使觀眾不太好受,因此應多唱感情較細膩的藝術歌曲。事實上,該晚林穎穎唱Debussy的〈Beau soir〉不但浪漫動聽,而且很配合場地和整體氣氛,是全晚效果最佳的一首歌。
此外,音樂會進行的時間亦宜推遲。Vino Voce由6時開始,約在7時15分左右結束,剛好是吃晚飯前的時段。觀眾要空肚嚐酒,更是增加了飢餓感。雖然主辦單位準備了果仁等小吃,卻不足以果腹。因此宜把音樂會推遲開始,讓觀眾吃了飯,不用挨著飢餓來聽音樂。而且這種音樂會還是應該在入夜後開始,才顯得有情調。
雖然主辦單位準備了四款酒,並在場刊上列明酒名、年份和出產地,但既然酒是這場音樂會的其中一個賣點,便理應多介紹它,例如在場刊中說明它們的特色,或一些品酒的基本知識。
最後,在現場所見,觀眾還是一排排地坐下來聽音樂,頗formal的。其實這種音樂會應該是較casual、隨意的。主辦單位可嘗試不安排座位或只留下少量座位,讓觀眾能四處走動,不必像欣賞一般音樂會般拘謹。當然,這可能會使一些觀眾看不到表演者,對此,主辦單位可安排表演台,讓表演者在台上表演。
據了解,林穎穎在這場音樂會過後,便會離開香港,到外國進修,精進自己的歌藝。因此這場音樂會其實是她的暫別音樂會。在此,筆者希望林穎穎能早日學成歸來,為香港觀眾帶來更優美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