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交響樂團」在《拉威爾1875 vs 拉威爾2012》的演出中獲得掌聲和好評,三個禮拜之後,再帶來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
當晚有曾葉發的《形影》(1990)開首,以慶祝作曲家六十歲生日,作品以不同樂器點染音色,織體細緻,最後才呈現主題,不過始終是簡單的開場小品,一時之間很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話說回來,曾葉發的合唱作品是相當優秀的,也比他的管絃樂團作品有多一點演出機會),獨特的是作曲家利用音色去引發視覺(形象―影像)的想像。
然後是主角Alina Ibragimova(伊貝拉紀莫娃)出場,演奏耳熟能詳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這個作品家喻戶曉,人人都記得一清二楚,其實也難以帶出新鮮的演繹,Jascha Heifetz和David Oistrakh兩個巨人,立下難以逾越的標準。單單蘇俄一系,David Oistrakh和Nathan Milstein之後又人才輩出,個個獨當一面――Leonid Kogan、Viktoria Mullova、Vadim Repin、Maxim Vengerov等等。Alina Ibragimova算是新近一員,而她現居於英國。
開門見山。我對Alina Ibragimova演繹比較失望,問題是雙向的。她當天比較急躁,落弓相當硬朗,音色厚重,甚至用力過猛,有力度卻沒有細緻的著墨,感情演繹時冷時熱,有些獨奏段落也失去平衡,一到Multiple stopping的部份,聲音更是沙啞混濁。另一邊廂的小交更加不在狀態,幾乎是與Alina Ibragimova各走各路,力量互相消散而沒有融和,互拖後腿。小交的巴松管低於平常水準,最教人失望的又是四個圓號手,偏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的圓號又比較吃重,更加令人無話可說。由於整體缺乏方向感,感情浮躁,到了第二樂章行板,問題只會更壞。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可以向前衝了,但也不是真的活潑而有生命力――結果,Alina Ibragimova還是Encore了一首耳熟能詳的Bach Partita no.3的Gavotte en Rondeau,音樂演出後不設簽名會。
話雖如此,聽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心情跌落谷底,下半場蕭斯達高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第一交響曲,卻教人十分振奮,好戲果然在後頭。我很喜歡Kiril Kondrasin和Rudolf Barshai等蘇聯指揮家的演繹,始終夠道地,但錄音畢竟是錄音,難及現場。當晚小交在葉詠詩指揮下交出應有以上的水平,令人思疑是不是花了許多時間排練「蕭一」,以致無好好準備「柴小」?
蕭斯達高維契開始創作第一交響曲時,只是十六歲,十九歲時完成,簡直是才藝卓絕,我想任何老師看到這個級數的學生功課,都要給Distinction吧。以下逐個樂章談談。
第一樂章的配器、節奏和半音階音樂元素營造出相當活潑的氣氛,蕭斯達高維契的少年銳氣於此可見。第一樂章的發展部好比馬戲團的巡遊,當晚小交將當中的活潑感表現無遺。蕭斯達高維契在第二樂章中加入鋼琴,可謂奇峰突出,而我特別欣賞小交單簧管首席方曉佳一開始的獨奏,將聽者牢牢吸引著。
我最喜愛第三樂章,年紀輕輕的蕭斯達高維契,已寫出華格納作品一般的氣度和感情張力,令人想起《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小交的雙簧管、單簧管、長笛樂手都有不俗的發揮,唯一美中不足還是銅管組,小號手慌忙之間吹錯音,幸好很快就重拾狀態,完成這個尤其動人的樂章。
最後第四樂章先由木管組和鋼琴引入直到呈示部,相當穩健,呈示部、發展部與尾聲的齊奏都相當有力,聽到發展部的結尾,聽眾以為作品完結,起勢鼓掌,似乎未做好準備了,其實,蕭斯達高維契第一交響曲的尾聲寫得相當精彩,由定音鼓引入,由慢轉快,而最後的大合奏十分野性,小交的演出相當集中,與上半場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判若兩個樂團,因此我說,從柴可夫斯基失落的,在蕭斯達高維契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