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不朽劇作菲爾德
文︰陳慧兒 | 上載日期︰2005年8月2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菲爾德 »
主辦︰香港演藝學院
演出單位︰香港演藝學院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菲爾德》為演藝學院學生的劇作品,由講師鄧樹榮翻譯及導演。

 

此劇原著者為尚‧拉辛(Jean Racine),是1667年的法國古典主義劇戲作品,其特色是像真(Realism)及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普遍性。

 

在今次演出中,鄧樹榮採用了簡約的方法去演繹這個悲劇故事。

 

舞台只有後方及右側兩道白色牆,加上一個略為傾斜的白色地面,構成一個平凡中暗藏著不平衡的一個矛盾意象。這個設計頗有心思,似象徵了雅典王后菲爾德在冷艷外表下,埋藏著對繼子依保列德的熾熱愛火及慾念。

 

劇中人物均以現代人的服飾打扮,省卻了劇中人原有的國王、王子、公主及士兵等古代裝扮,只是王后穿上絲絨長裙,帶出了她的高貴身份。這種簡約的手法,優點是突出了全劇不受時空限制的普遍性;所傳達的信息就是,那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是王侯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只要是人類,總逃不過愛情、道德、政治等的網羅,及不可逆轉的命運。但缺點是:由於演員沒有了象徵角色人物身份的服飾打扮,要向觀眾說服舞台上的演員就是劇中的國王或王子,則演員要非常入戲和神似才可。問題就是,演員都是演藝學院的學生,演技方面有待磨鍊。如雅典國王泰西,可能是全劇最難演的角色。他既是殺怪獸的英雄,又是俘虜眾多美女的男士,也是一國之君;感情的變化又多樣化,他剛從死裡逃生,回家後又驚聞兒子侵犯王后,頓時由愛錫兒子,變成向神明稟報要取逆子之命,情緒上既妒且怒,最後得知兒子含冤而死,登時震驚不已,悲傷痛悔。總的來說,此角色可謂不易演繹。飾演泰西的鄭嘉俊,最初出場時,似乎演不到國王的神髓和氣度,尤幸其後演出漸入佳境,到最後也將內疚和喪子之痛表露無遺,令人為之動容。

 

至於其他演員,總的來說演得不俗,除了飾王子老師德拉曼的鄧智堅,最初出場時演得有點拘緊欠自然,到最後他向國王描述王子死亡的畫面,則神情悽切,演出水準來。也許年輕演員要演老角,並不容易。

 

帶演員入戲的人,除了導演鄧樹榮之外,還有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貝樂安,他以巴赫C小調第五大提琴組曲,為全劇伴奏,對照劇中人的心理狀態,簡潔有力。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鄧樹榮的翻譯,既忠於原著,又沒有翻譯腔,為不朽的《菲爾德》注入了生命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戲劇協會個人會員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永久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