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城——你我他的香港故事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08年11月24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樓城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進劇場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 - 23/11/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08 »
藝術類別︰戲劇 »

「新視野藝術節」繼上屆撮合港英兩地編舞家合編《迷走雙城》,今屆再為香港觀眾帶來另一港英合作作品《樓城》。《樓》劇除了是本屆藝術節閉幕節目外,亦為英國文化協會在港六十週年的誌慶劇作,把近年在英國漸趨流行的「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創作及表演模式帶給香港觀眾。

 

負責製作的本地藝團「進劇場」,向以形體表演呈現經典文本見著,不過是次演出的文本不再是已經出版的歌曲或文字,而是一段又一段的口述香港歷史。「引錄劇場」的特色是沒有預設的劇本,而是透過訪問與劇作主題有關的人物,把他們的一字一句直接引錄成劇中對白,讓觀眾可以聆聽各人物的真實聲音,而非劇作家憑空想像的話語。

 

《樓》劇在創作前期,訪問了二十多組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士,由昔日高官、到立法會議員、建築師、地盤工人到籠屋居民。由於工作關係,筆者也有在訪問期間負責錄像記錄,因此雖然我在創作過程中未有任何參與,但在觀劇過程中我也對部分引錄內容有印象。

 

從純粹的口頭訪問,到現在於舞台上以不同的方式一一呈現,導演陳麗珠及來自英國的劇本指導Liam Hurley的確下了不少努力,全劇在結構及節奏上的處理都有心思。演員於舞台上兩個箭頭狀的半透明空間進進出出,空間運用簡潔利落;再配合英國的多媒體設計組合BURST TV的動畫圖像,特別是那些反覆出現、燥動不安的箭頭,在在是香港人的一個寫照。

 

雖然演出中有部分段落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現,甚至指名道姓標示出「原文」出處,但整體上卻不是在重演被訪者的口述經驗,而是透過戲劇處理,以片段方式整合演出。全劇基本上可分三大段落,頭段描述殖民地時期,香港居民如何在不公的社會困境中成長,第二段就呈現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金錢掛帥的日子,而尾段則把不同人的香港印象整合與平行展現,並把失去了才懂珍惜的唏噓作結。其中最令人有深刻印象的是有關地產招標一段,眾人扭盡六壬以改變身高表達價低者得的荒唐,雖然沒有引錄,但就巧妙地把受訪者的話語以一種別開生面的形式呈現,更見生動有趣。

 

儘管演出已十分努力呈現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對城市變遷的感言,但始終篇幅有限,難免只能抽取部分較有戲劇性的片段,以及較知名的受訪者作為代表,即使演出後段把矛盾的聲音並置,也稍嫌未能在劇中聽到更多當下的基層聲音。不過,這樣的處理並沒有影響整個演出的代表性,因為現在抽取出來的眾受訪者個人分享也往往是很多香港人的心聲。就首場演出所見,觀眾反應甚佳,很有共鳴,特別是在金融海嘯尚未平息的今天,再回看我們是如何一路走來,別有一番感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