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思緒 引頸西九
文︰聞一浩 | 上載日期︰2008年11月24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演出單位︰荷蘭舞蹈劇場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23 - 25/10/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08 »
藝術類別︰戲劇 »

政府公佈西九管理局名單的晚上,新視野藝術節開幕。民政事務局常祕尤曾家麗致開幕辭,具體內容忘了,只記得大意謂會依照施政報告所倡言,推動文化藝術。推動文化藝術要的視野,正是現時名單所未見。平衡各方勢力,只顧用人惟親和經濟掛帥,等到了西九完工,最終我們得到的恐怕又是一台爛戲?當然,戲是好是壞,我們可能還要待上三五七年才有分曉;現時供港的文化活動水平,才是最切身的;只是開幕辭吹起了不相干的思緒。

 

兩年一度的新視野藝術節,本屆開幕演出團體為荷蘭舞蹈劇場一團,三個短篇中,其一是新視野藝術節與荷蘭舞蹈劇場聯合委約,英國編舞家韋恩.麥葛萊格的新作《原》,夾擊的為荷蘭舞蹈劇場的兩個駐團編舞依利.基利安與頼福特.利昻的2006年舊作《虛凝之間》與《迷月》。

 

作為委約新作,麥葛萊格的作品自然叫人期待。麥葛萊格的舞蹈作品,向以快速銳利,充滿稜角而又靈活自如,着重物理性的動作,結合電影、錄像、音樂與視覺藝術而見稱。《原》著意呈現人類貪得無厭的慾望如何破壞地球的生態,麥葛萊格以不自然的舞步和動作,刻意扭曲舞者的身體,以呼應被摧殘及扭曲了的地球環境,還引了艾格特《荒原》佐旨。一開始,半身赤裸的舞者橫卧在台上,一盞盞吊燈半懸在台上,叫人想到溫室效應下我們如何在乾涸的土地上苟活。麥葛萊格刻意割裂敍述,斷裂的舞蹈動作編排盡顯舞者肢體的靈活,獨舞亦獨見心思,但如何將主題內容與形式探索結合,麥葛萊格顯然未曾想得通透,在舞台設計及舞蹈動作中呈現出來的圖象文理未通,以致最後舞者拋出一塊草皮以標示回復自然就十分突兀,有點落雨收柴的感覺。不過,割裂作品內容,單看舞蹈片段,麥葛萊格的不協調的動作編排,來到荷蘭舞蹈劇場成員手上,還是相當可觀的。

 

至於當晚眾口稱譽的,自然是打頭陣的頼福特.利昻之《迷月》。頭一遭看頼福特.利昻這對二人組合的作品,《迷月》的確悅目動人。龐大的房間切面已先「景」奪人,懸在房間之上的兩大銀幕,是舞台空間以及想像空間的延伸,彷彿夢想與現實世界並列。在菲利普.格拉斯的音樂襯托下,我們看着房間內一個個舞者以身體動作,訴說心底的七情六慾,他們在那裡獨自徘徊、相遇、分手,又或者希冀着窗外的風光與世界。當舞者鼓起勇氣,推門走出房間時,舞者與觀眾才發現轉到另一房間,然後又是另一個房間,彷彿剪不斷的感情關係,;想像奇詭的超現實場景,誇張的肢體動作,放大了的感情幅度,都叫觀眾難以不動容。想不起多久沒看過這樣感情濃烈,叫觀眾感其所感,哀其所哀的舞作。頼福特.利昻精心設計的動作,在格拉斯出色的音樂與Stefan Zeromski等舞者高水準的演繹下,成就了一台景樂舞完美結合的作品──雖然看罷,依然若有所失。

 

一手帶領荷蘭舞蹈劇場走上國際舞台的基利安,風格凝練,每每探看人類幽暗的心靈空間,充滿哲理。他不囿於古典芭蕾的規範,為經典舞蹈語彙創建現代的空間。是晚的壓軸演出,是基利安由貝克特詩作《甚麼字》引發部份靈感的《虛凝之間》,架在台左的幾公尺高的鋼琴,視覺上已建構了一個超現實的世界,再加上黑白二分的舞台,與照見倒影的黑白台板,構成意識與潛意識截然不同的場景,而又叫人分不清哪是意識,哪是潛意識的世界。六位穿上黑色緊身衣或長褲的舞者,演繹基利安優美而又怪異的動作,尤其是兩女一男的三人舞段落,彷如雕塑般,既和諧但又處處隱隱透著不協調的感覺。最後,六位舞者穿上由汽珠墊製成的服裝,在噼嚦啪嘞的踏破汽珠聲中離場,為一直氣氛沉重,撲朔迷離的演出劃上一個輕鬆的句號。 


(原載於2008年11月26日《信報財經新聞》)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劇場旅人,看舞寫舞,舞蹈文章散見報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