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戲情平淡,音樂歌曲出色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08年6月4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維特 »
主辦︰法國聖安娣雅濱海歌劇院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8 - 10/5/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看了5月10日由香港歌劇院主辦,法國聖安娣雅濱海歌劇院製作的《維特》。這是08年法國五月節的節目。《維特》是作曲家馬奈斯改編自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這個歌劇亦是首次在港演出。10號的演出由莫華倫與丹尼絲‧格費絲分飾男女主角。

 

四幕的《維特》約長兩小時。如從劇情、歌曲演繹、音樂和製作水平論,此劇的劇情鋪排較弱,音樂發揮得最好,歌曲演繹與製作都可觀。

 

在整個歌劇裡,維特對夏洛特的痴情多集中在主角內心的矛盾多於情節的鋪排;而表現這種矛盾則透過不少唱段表達出來。是故劇情顯得很平淡,相反唱段則相當豐富,尤其是兩位主角的部份更相當多,充份給歌唱家發揮。莫華倫的維特造型俊朗,相當討好。聲線上亦保持一貫的結實通暢,可能主角是個年輕的角色(雖非少年),大抵也只是個年青伙子,演繹起來跟之後被拒愛,甚至萌生自殺之念的那個有經歷的青年已有很大分別,後段聲線的造型顯然比前段優勝。丹尼絲‧格費絲的夏洛特的造型或許可以更清秀,其聲線與歌唱技巧卻十分上乘。層次分明的聲線和豐富的音域表現出多重變化的戲劇效果。音色清澈卻帶出濃烈的感情狀況,尤其第三幕的獨唱把角色的內心表現無遺。其實前一星期也有聽她的獨奏會,分別以英、德、法、西、意語言唱出六類歌曲的她已充份展現了她的歌唱才華和擅用情、聲來表現不同歌曲的要求和人物性格。

 

音樂方面,《維特》的上半場均以較輕柔的配樂來表現主角純真的世界,下半場則以澎湃、激蕩的樂章烘托出一雙主角的矛盾和痛苦。音樂所帶出的效果十分強烈,往往能營造出緊張氣氛,打造高潮,彌補薄弱的劇情。這方面布拉格愛樂的首席指揮雅各‧胡薩與澳門樂團都有佳績。第一、二場中,樂團在胡薩捧下不溫不燥地以較像背境音樂的角色為台上主角放送柔和的樂章,沒有搶去主角光彩。這點很重要。上半部的平淡劇情以及主角又還未到展現內心矛盾的激烈點,如音樂一開始便騎在人物與戲的上頭,觀眾很可能索性集中聽樂隊,而沒有心機欣賞台上的發展,往後再好也自然有影響。胡薩在第三、四場則隨著人物的內心世界續把音樂的整體氣溫提升,加速推高,為較內在的高潮套上外在的音響描繪,整幕戲頓是變得緊湊、跌蕩。

 

由於此劇故事單薄,枝葉不強,且人物集中,除兩位主角,較重要的角色只有女角的父親,妹妹及丈夫,舞台上也少有熱鬧場面和出位調度,導演也沒有附加一些鋪排增添戲劇性,戲劇方面《維特》顯得很平直。製作不算豪華,勝在布景還是盡其寬敞,尤其第二幕的廣場戶外景,蒼鬱的樹幹展現了廣闊而帶灰調的視覺環境很配合內容發展及切合主角的心情。

 

綜觀這套歌劇雖少了一貫香港歌劇院製作的華麗,卻更能表現和考驗歌唱家的實力,男高音與女中音差不多由頭唱到尾,也是特色,更是Opera HK的新嘗試。這次演出或不會像原著小說出版時引起不少回響,卻為香港歌劇院寫下新一頁。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