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臨川四夢湯顯祖觀感
文︰陳楚珊 | 上載日期︰2008年5月21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辦︰進念‧二十面體
演出單位︰進念‧二十面體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24 - 27/4/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進念一直對中國戲曲傳統情有獨鍾,由《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到最近的《西遊荒山淚》,京崑藝術都是劇團在劇場內進行實驗的對象,試圖探索中國戲曲的路向,發掘跨文化跨時代的可能。可是,在過往進念的實驗傳統系列當中,戲曲似乎只是手段,進行劇場藝術探索才是真正的目的。《臨川四夢湯顯祖》顯然就跟進念過往關於中國戲曲的製作很不一樣。沒有西洋音樂、不用西方理論去解釋中國戲曲文化,台上只有一桌兩椅,沒有加入大提琴的大型伴奏樂隊,佈幕不再投影出似是而非的文字而換上簡單實在的唱詞,《臨》劇是一套真正為了表現崑劇之美的作品。

 

作為一套為崑劇還原的作品,《臨川四夢湯顯祖》這個製作確實令人很感動。沒有華麗的佈景設計及燈光,一桌兩椅加上只有四人的小型伴奏樂隊,作品成功把觀眾的注意力放到唱詞及演員的演出當中,把崑劇最細膩婉轉的藝術美突顯出來。在眾演員當中,不得不提石小梅的演出。石小梅的唱腔清脆明亮、吐字歸韻,而且不論是扮演少年湯顯祖、柳夢梅還是呂洞賓,她都充份演活出小生翩翩公子的行當形象,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可是,過份著重崑曲的表演藝術特徵似乎令製作團隊無暇分身去研究故事情節發展等問題,令一些有可能發揮的議題都在過目之間遭抹煞掉。晚年湯顯祖為了尋找墓田,在夢中走過《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夢》,最後眾角色告訴他墓田就在四夢當中,而墓碑上應刻上「臨川四夢」。湯顯祖在整個尋找墓田的過程當中,導演選擇把主導他向前行和引發他思考的重任落在眾角色身上,湯顯祖的身份就由作者變成被動的觀眾,這種身份定位限制了湯顯祖與角色對話的可能性,令眾角色對湯顯祖的提問淪為純粹引發湯顯祖回顧過去的觸發點,這種處理手法並未能有效將湯顯祖作品的精神所在直接點明出來,墓碑上「臨川四夢」的意義就順理成章指向各個作品在中國戲曲的價值之中,但卻因而忽略了作品與湯顯祖複雜的人生觀的關係。

 

自從二零零一年崑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後,推廣崑曲的活動在兩岸三地此起彼落,崑腔在國際舞台越唱越響,崑曲的前景好像前所未見的明朗。可是,崑曲的承傳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隱憂,去年一班關心崑曲發展的香港學者就曾聯署上書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期望國家政府能夠關注崑曲發展商品化的問題。《臨川四夢湯顯祖》似乎就是在回應各地對保護崑曲的態度,利用高昂的製作費把崑曲變成「現代中國音樂劇」並不是可行之法,回歸基本,與觀眾一同重新發現崑劇最簡單的美,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戲曲一種尊敬,同時也是藝術家對傳統承傳所抱持的責任。


(原載於2008年5月第28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現於香港大學修讀音樂學(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