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編劇《山海經傳》,去除信史對神話詮釋的歷史意涵,呈現更原始更具民俗性的圖騰文化,再以現代人思維,代入各式神物,道出大家耳熟能詳,骨子裡卻很現代的故事。導演蔡錫昌則將之與本土神功戲結合,重塑出民間廟會一樣的氣氛,讓本土神功戲與圖騰文化來一次盛大的交合,七十來個神、獸、妖、人在中文大學游離浪蕩,在火光熊熊的廟會起舞。
今次找來佈景設計曾文通及木偶設計的三豪子,彼此結合,佈景利用竹子重新鋪設中大新亞書院廣場,讓原本西式的羅馬圓形廣場,頓變成中國傳統圓型祭壇,還要在劇場入口前擺放攤檔,成為個供食供戲的市集,令觀眾放下冷靜的西式看戲心情,來感受一次熱鬧的中式廟會氣氛。演員則演舞著竹製的戲偶,讓人偶合一的呈現七十多個神物,當中既有單人演繹一神,亦有幾人合成一物,還有天門、雲霞及海嘯,均由演員擔任,實行來一次民間紮作大匯演,這邊有三人組成的蚩尤如此威風有勢,那邊又有比人還巨大的應龍及伏羲栩栩如生,確是過癮。
有趣的是這次廟會並不古老,而是現代感極重的重新演繹。演員雖擺上各式擬似戲曲工架,口吐不停之乎者也,但其性格卻非常現代。導演曾說古代神物形象有不同版本,與其跟隨從前的形象,不如自行重新設計。這種將現代情懷投入古代形象之中,正突顯神話及其人物那份去時空的特性,而只存活於想像中,使其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意義及價值。后羿、炎黃二帝及大禹在高行健筆下擺脫了歷史的重擔,配合了神功戲式演繹,讓一切變回更原始,更親民,從而成就一次容易入口的廟會節目神話嘉年華。在竹林祭壇,以祭天地,讓傳統及神話得以承傳。
喜歡重遊廟會的觀眾不容錯過;年輕得未見識過廟會的更該感受一番,吃著小食玩個攤位,細賞滿天神佛大鬧中大。
(原載於2008年5月23日《星島日報‧演藝評台》)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