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夏日煙雲——評7A班戲劇組對Tennessee Williams的再演繹
文︰時惠文 | 上載日期︰2008年10月3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節目︰夏日煙雲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7A班戲劇組 »
地點︰大埔文娛中心演奏廳
日期︰7 - 10/8/2008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夏日煙雲》(Summer and Smoke)一劇,1945年初稿的名字為《人體解剖圖》(The Chart of Anatomy)。劇作者Tennessee Williams (以下稱威廉斯)用一對青年男女(Alma與John)似是而非的感情故事為主線,探討男女之間的愛情、欲求與婚姻。其寓意深刻而複雜,不僅是威廉斯最佳作品之一,亦被視為美國舞台劇的經典。

這是一齣很有挑戰性的劇目,對演員的表演、導演的詮釋、作品的翻譯改編,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在香港的舞台上可以見到這出戲,令人欣喜。

7A版的《夏日煙雲》裏,不少演員都身兼數角,演職人員沒有刻意用人為的化妝和道具來掩飾,反而力圖以性格的反差來區分角色,值得效仿。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很難想像她是表演系一年級的學生,因為其表演相當老道:無論是形體,語言,還是怯生生的表情,都把Alma刻畫得入木三分。對Alma情緒的拿捏也把握得很準,令觀眾甚至可以在她的氣喘聲中,感覺到無奈與悲涼。

 

編導忠於原著的努力,還體現在色彩的鋪承與運用上。如著白色束身長裙的Alma,自然而然給人一種高貴、神性和難以接近感;Dr. John一貫穿著的白色西服西褲,卻突現出他輕佻與驕傲;而賭場老闆女兒Rosa的火紅裙擺,讓人充滿了對性的幻想;最終與John訂婚的Nellie,通過衣著的改變完成了少女到女人的完美轉變。這些功夫,都做得滴水不漏,原汁原味。

 

本劇最大的成功,在於很自然地帶出憂傷和悲劇的基調:Alma與John一次又一次令人寒心的“錯過”,和他們咫尺天涯的缺憾,令觀眾心裏有一種淤塞不暢的感覺,及一種難以言喻的悲傷。這種淤塞不能得到釋放,卻如同Alma小姐的頑疾一樣纏身,令人久久不能釋懷。

 

不過,7A班戲劇組對劇本的處理,還是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有仔細讀過劇本的人不難發現,威廉斯巧用心思地鋪排了很多有象徵意義的事物,如人體解剖圖,手絹,十字架,哥特教堂,顯微鏡,海風等等。它們在全劇一步一步推進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7A版裏,編導對其中的一些事物作了改變:如Alma母女爭搶有羽毛的女士帽,我認為,威廉斯的用意是通過這頂有羽毛的帽子,表現Alma內心渴望自由,卻一味壓抑的處境。在7A版裏,帽子變成了一條項鏈。在這一處理上,筆者不很理解。另外,原著中,Dr. John反復拿出手絹使用,表現了Alma自小對他的影響,而這個動作在演出中被簡化了。

 

此外,威廉斯的作品,一向是以寫實為特點,很容易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對於香港的觀眾來說,地點、時代和場景卻都很遙遠,所以很難避免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要做到一休所說的,讓香港的年輕人通過看此劇反思對感情的看法,恐怕沒有來得那麼直接、那麼容易。

 

最後,也是我對全劇處理的最大質疑,即全劇的結尾:威廉斯的劇本裏,Alma小姐在陌生青年的召喚下,猶豫著是不是要放下自己,盡情狂歡。青年跑出舞台,而Alma在舞台中央站著,幕布拉下。威廉斯沒有交代Alma的去留,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而7A版的處理卻是,Alma走下舞台,離開了原來的自己,也給了觀眾很明確的答覆。這結尾恐怕過於直白,失去了原著“留白”的美感。


(原載於2008年9月第32期《城市文藝》)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復旦大學英文系,嶺南大學中文系碩士。獲香港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詩歌。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專業會員,出版了二十餘篇劇評及藝術評論。她更為PolyU CPCE語文及傳意學部創辦了雙語雜誌《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