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煙》的導演在節目場刊中提及到製作這套室內歌劇的動機在於他第一次讀到一封由林則徐於鴉片戰爭前夕寫給維多利亞女皇的函件,讓他想到跨文化關係是何等脆弱,故《大煙》就以鴉片戰爭這段歷史作引線,看中西文化之間的衝突。可惜綜觀整劇,圍繞文化衝擊這個主題未能充分發揮,以至給人有鬆散的感覺。
作曲及編劇家陳國華把整套劇分成六個部分︰發現、迷幻、經濟、沉溺、衝擊、真諦,試圖把六個不同的線性層面,循序漸進地以時間串連起來。導演在開始的時候想到把鴉片戰爭的歷史用字幕的形式,隨時間由遠至近帶觀眾回到歷史的當中,但這種手法過於型式化,未能真正讓觀眾置身其中。但在吸毒者對鴉片那種無法抗拒的心態,以一團熊熊烈火,運用數碼影像卻能立體化地表現出來。
音樂和歌詞內容決定整個故事的發展,但作曲家變得有點自說自話,好像在第三幕《經濟》,理應著墨於從金錢利益的衝突引發中西文化衝突,但結果只有中國人在慨嘆被英國侵略所造成之損失,和東印度公司效忠英女皇的言論,兩者之間並沒有很好的串連。就連第五幕《衝突》,是全劇的高潮所在,卻只有一連串急速節奏的過場音樂,配合樂隊式鼓樂伴奏,舞台空盪盪一片,有點不明所以。
在作曲方面,要以英文歌詞道出中國歷史鴉片戰爭的人性刻劃,有一定的難度。雖然作曲家以簡潔易明的英語,配合音樂劇般的調性旋律,引出歷史背後的深層意義。但這段歷史的背後含義是深沉而矛盾的,用這類輕快易聽的音樂作表達,缺乏了讓觀眾自己領會的思考空間。至於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敲擊及中樂的組合,西方樂器比重較多,故笛子和笙的發揮空間比較少,相反嗩吶和管有很強烈的中國特色,當伴奏男中音(代表英國人帝國主義意識)時起了諷刺的意味。
歌唱家要一人演繹不同角色,三位都十分投入;在技巧上,女高音的歌曲相比其餘兩位的歌難度要多一點,然而她無論在領域和幅度上的表現均是十分細緻的。
整個劇導演與編劇都沒有為中英雙方誰是誰非作定案,反而從一個宏觀的經濟角度出發,提出貿易所帶來的問題,讓觀眾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鴉片戰爭,但若能夠就中西文化之間的衝突加多一點伏筆,相信氣氛會緊湊得多。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