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藝術節的音樂節目十分豐富,之前看的「英國北部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愛沙尼亞愛樂樂團」和歌劇《莫桑斯克的馬克白夫人》都有很高水準。剛看的「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也有驚喜。
「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帶來兩晚的節目均以德奧作品為號召。筆者看了3月7日的演出,節目包括韋伯恩的「帕薩卡利亞」、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布拉姆斯的「E小調第四交響曲」。
前身為「柏林電台交響樂團」的「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在93年東西德統一後易名。具六十多年歷史的「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不乏高水準的指揮出任藝術總監,其中包括馬捷爾、阿殊堅納西、長野健等,而在長野健2000至2006樂季出任藝術總監期間,樂團更取得不少大獎。長野健於合約屆滿後續以桂冠指揮身份留任,德國出生的梅茲‧馬赫接捧成新一任音樂總監。
今屆另一支音樂巨人「芝加高交響樂團」之銅管樂部素來有名,惜筆者無緣欣賞。但在今次節目中,筆者最有意外驚喜是「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的銅管樂表現異常出色。下半場的「布四」讓樂團展現出各部的平均競逐和豐滿的音色。圓號、小號長號甚至大號都奏出娓娓之音。傳統銅管以奏出輝煌燦爛和勁量的氣勢為佳,梅茲‧馬赫捧下的銅管卻有溫柔和含蓄之美,就算在第三、四樂章的快板中依然控得很好,與弦樂徐徐呼應,直至終段才爆出氣勢,在快速向上的樂段中又能保持平衡,做到收放自如十分難得。明顯地馬赫並不著意在營造樂曲的反差效果,反而仔細經營每章的細節和不同樂部的融合。全曲不見加速或先強後弱的情況。除了銅管、單簧管、巴松管亦表現出色,相對看,反而弦樂部,尤其小提琴不見很突出,但整首曲目勝在玩得自然、舒服。
三首作品中,筆者最喜歡貝爾格只有兩個樂章的〈小提琴協奏曲〉。首章作曲像沒有賣弄技巧的機會,小提琴加入後奏出十二音主題,其他音符皆由這個主題衍生。但正因如此小提琴要不斷環繞一組音符出發,變出不同的效果更不易。泰茨拉夫演出了無調性音樂的抒情色彩,弓弦不用速上速落,磨尖削平,就算在第二樂章的不斷變化的華彩段中,泰茨拉夫的速度加強,最後如飛往天堂去的不斷攀升,仍不用大力大力推弓,演奏美妙,而樂團一直與之保持平衡,沒有半點蓋過獨奏,最後弦樂壓低,像步步下沉至極低音區,指揮、獨奏與樂團的配合發揮極至的水準。
韋伯恩的〈帕薩卡利亞》〉以不斷重複的低音主題為骨幹,高聲部則配以不同的和聲。作為節目中第一個演出亦編排得宜。樂曲的變化包含暴烈、溫馨和複雜的和聲,先讓觀眾領略樂團處埋低音區的質量和音色,往後在兩首曲目再有進一步的發揮。今次「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摒棄一般以快板為主導的曲目,樂隊演出雖少了一份爆炸力,卻讓觀眾享受到樂團另類的表現能力,也足以顯示其實力。前一晚在中場時從場館外的電視轉播中看了一小段男中音演唱馬勒的〈亡兒之歌〉,雖然短短數分鐘,也十分吸引,這個節目未能Full House, 相信是大氣候影響!
除了藝術節的節目,康文署主辦的音樂節目也有不少好選擇。其中的喝采系列的「波里尼鋼琴演奏會」(4月15日),或是「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音樂會(5月3-4日)都是很吸引的節目。當然除了國外到訪之演出,本地也不乏好的選擇。香港第一團之「香港管弦樂團」的水準越趨穩定且有不少佳績。筆者看了3月13日的《夜間國度與玩樂舞衣》,全晚演出英國作品,包括布烈頓的〈安魂交響曲〉及為男高音、圓號和弦樂而作的小夜曲,及李爾頓的〈表面〉弦樂組曲。這個節目的編排甚為罕見,尤其〈表面〉,全曲由廿一段音樂組成(包括21首詩),隨著樂曲,男、女聲分別朗誦出廿一首詩,讓觀眾欣賞朗文誦韻的技巧外,亦教人認識另類的音樂作品的特色;而為男高音、圓號和弦樂而作的小夜曲中,男高音羅賓遜亦一口氣唱出六首歌,都令人有很滿足的感覺。儘管圓號手的表現一般,整晚節目仍十分可取。而樂團接著的演出〈拉貝克與拉貝克〉也很有水準(筆者看了3月20日的演出)。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