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祭舞台」的《大路西遊2之(阿)公審三藏》為今屆「絲綢之路藝術節」的參演節目之一,掌舵人何應豐身兼編劇、導演、填詞及舞台及服裝設計,身居多個重要職銜,展示其高度的參與性,說《大》劇屬一齣極具個人風格的言志作品,實不為過。蟄伏多年,再執筆撰寫有關開發大西北的議題第二部曲,在內容、表現手法及演出效果上,較過往作品來得淺白、易懂,著意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加上由導演、創作人及演員等書寫有關《大》劇的文章、專論作導引,向觀眾提供更多思考空間,有助喚醒公眾日後對本地文化事件的敏感度。
導演何應豐透過《大》劇成功地向觀眾展示其一向追求的「完全劇場」(Total Theatre)的範式,既要求參與者(觀眾、創作人)在思維、創作、演出上持續性完全投入,並需於同步發現自己的同時,打開由其開展的空間,繼而觀察影響自身行徑的每一個現象。
在劇場上維持一種持續性的思考流動狀態,在吸吮、解拆、闡釋所有訊息、語言、符碼、意涵和意象,在整個觀劇過程中,觀眾需要如此虛耗精力、心智與耐力,故有人選擇中途離場,或全程熟睡,實為意料之內。在現今香港日漸走進商品化戲劇的胡同中,「瘋祭舞台」仍可堅持追求進行多樣性藝術探索,政府對於「非商業性」的戲劇、劇團所作的關切與支援,正是令劇團/藝術家即使面對通俗文化的同時,仍可保持自身的藝術性與探索性。然而,由於主題、手法及處理上的偏鋒,怎樣緩和戲劇上雅、俗文化的衝突,使藝術家與主辦者達至雙贏?成為一重要考慮因素。
劇團是次在《大》劇中,透過不同的渠道──如網誌、新聞稿、專稿、場刊,以大量的文字作輔助性的導引,並且設立工作坊等戲劇及劇場教育推廣,強化公眾了解創作者在思維、技法及形式上的意圖及特色,向觀眾提供更多、更闊的思考空間,既主動,又積極的做法。即使從未看過劇團過往作品的新觀眾, 或是衝著前作,曾於03年公演的《大路西遊》而來的公眾,面對《大》劇內紛雜多樣的符號、意象及多元的劇場元素,在豐富的參考資料下,亦不會全然感到無所適從,算得上是有備而來。
《大》劇能否擴大現今香港戲劇影響,或是改變目下商業劇場的作品,成為吸納更多觀劇人士 theatre goers的另一選擇,言之尚早。但作為引證近千座位的劇院,可容許更高藝術質量及實驗性較強的作品,也算是一次為非通俗性劇場,提供更多可能性,贏了一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