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流沙.包
文︰Obi | 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絲綢之路藝術節)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4.10 - 8.11.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敦煌.流沙.包》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以絲綢之路作為創作題材的劇作,也是潘惠森作客為香港話劇團編導的作品。潘惠森的劇作一直被視為荒誕劇,原因除了因為對白設計精煉,帶有西方荒誕劇色彩外,還因為他的作品往往隱隱流露出生命的荒謬。而這次《敦煌.流沙.包》又是否一樣呢?

 

故事以虛構的流沙鎮為背景,剛開場時時代背景一時很難說得清,因為除考古學者外,眾角色的衣著均帶著古典味道;然而眾人對白郤夾雜英語,而劇中朝鮮三姐妹還名叫可樂、七喜和雪碧──當然,在萬里黃沙看見可樂、七喜和雪碧應該是一件賞心樂事,那是一個幽默的設計。眾角色在沙漠生活,似漫無目的無所事事,三姐妹甚至從未見過蘋果,初嘗蘋果的滋味竟樂翻了天。考古學者跟從當年唐三藏回歸的路線再闖進這個地方,並請當地的一位道士幫忙找尋流沙洞。結果道士出賣流沙鎮(或自己的文化),把考古學者帶到流沙洞。眾人打算將考古學者殺死,始知原來考古學者所指的唐三藏是食家,他千里追尋的是沙流包食譜。

 

場刊內指故事以一個真實故事──一百年前道士王圓籙販賣敦煌石窟經卷的歷史作出發點,相信這個歷史典故未必人人知道,而潘惠森亦於此劇的〈導「想」〉直言自己無心詳述歷史,但兩者均為不同原因而出賣自己文化予外來者,算是互相對照。

 

談到荒誕,全劇上半段有關流沙鎮居民的生活,雖然難以理出甚麼頭緒,但也反映了他們某些面貌:可樂試飛,因為敦煌壁畫上的女子是可以飛的;十斤說會帶雪碧離開,但多年也沒有實行;當年王松鼠想教小孩子,但孩子沒有興趣;王松鼠去世,送葬之行為鎮中盛事……生活帶點無奈地平淡。全劇首尾呼應的是可樂的幾句話:居民自小也問同一個問題,沙雨可時會停?但年老以後便不會再問。日復一日在一片黃沙中生活,透出點點生命荒誕的味道。

 

而考古學者千里追尋的,觀眾均以為是敦煌重要的歷史文物,但結果竟是流沙包食譜,本來正好諷刺考古學者所費的力氣;但更諷刺的是,學者衷心認為那是充滿文化內涵的瑰寶。而道士亦多次重覆,父親死前明言「流沙洞是實的,流沙洞是實的」,因為吃下流沙包肚子也充實起來。如此這般又怎可低估流沙包的價值呢?又正如〈導「想」〉中提到,當年道士王圓籙販賣敦煌石窟經卷,大概他根本不知道那是無價寶,令本國文化瑰寶落入他國手中;但亦因此令經卷避過文革一劫。那又算不算是生命的一種荒誕呢?是非對錯,有時候很難說得清。

 

本劇亦多次提到文化內涵。敦煌有壁畫有古蹟有歷史故事甚至有唐三藏這個大人物,大概應該很有文化內涵,但今時今日所見郤只有沙漠,不知多少有形無形的內涵也隨著人的生活被沙雨活埋。

 

潘惠森的〈導「想」〉提到,《敦煌.流沙.包》是否荒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劇能為觀眾產生意義。無可否認,若果觀眾演出前後能讀一讀場刊簡介的補充資料和潘所寫的〈導「想」〉作解讀,《敦煌.流沙.包》確能引發各種對生命對文化的反思;但若果全完不用文字的協助也能夠做到這點,效果是否更好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