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人心的空白——觀姆明咖啡館後感
文︰陳暉健 | 上載日期︰2009年11月20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姆明咖啡館 »
主辦︰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日期︰3 - 5/7/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姆明咖啡店》是超連結牛棚實驗劇場節第三部作品,內容以芬蘭動漫《姆明谷》作為藍本,描寫三個活在現實,存在方式又接近夢幻的人物──姆明、史力奇和阿美。

 

三位人物,各自重覆做著不同的事:姆明從不離開他的姆明咖啡館,每一日的工作便是開店、上網、打掃,對於外界,他有著一份無法把握的陌生感;史力奇不斷周遊列國,看各地的風光,但遊歷背後,彷彿仍然找不著生活的意義;阿美每日等待不知是不是情人的史力奇歸來,跟她一起看日出。日子就在一乘不變之中,慢慢前進著。這種空白化的生活,又各自連繫著他們三人:姆明依靠史力奇的經歷幻想咖啡館外的世界;阿美依賴等待史力奇歸來的期盼渡日,史力奇雖然周遊列國,但咖啡館總存在於他的心中。

 

空白在人心的擴大,成為空虛、孤寂,彷彿一個填不滿的水窪。這種空虛感又會因為日子的積累而泛化、日常化,因為習慣,所以接受了這種空虛感,甚至發現這種失落雖然蠶食人心,但同時可以弱化知覺,姆明咖啡館便成為一個封閉的密室,姆明可以安適地在這裡生活,不用接觸外界,因此也不會受傷。而阿美作為一個公主化的角色,每天重覆跟姆明談論著史力奇的事,她的心理狀態同樣是封閉而空虛的,因為只有一個人(史力奇),存在於她偌大的心房,因此,姆明咖啡館這個載體,便完美地涵蓋兩者。然而這個平衡始終會被打破,史力奇的出現,使姆明和阿美的心情都出現了變化。劇場初段,我們會看到姆明冷漠的回應和阿美急於引人注目的發問,但自中段起,我們開始看到兩人對於自我的思考,彷彿進行著一個挖掘自己的過程,例如最後一節:「夢」,導演利用了「夢醒」和「尿床」這兩個意象,展開了姆明一系列的發問,這種由空虛演化至迷惘的心情,於此上升至高點。

 

而以《姆明谷》和現實的結合,又鋪設出第二層的象徵。劇場一開始,塑造了一隻名為「莫蘭」的奇異生物,這隻生物是空心的,每年聖誕節就會走出來,在冰天雪地的芬蘭尋找自己的心臟。劇場最後,史力奇、阿美和姆明去了野餐,雖然無法得知地點是不是《姆明谷》,但他們在野餐的時候,聽到了又重又密的腳步聲;雖然不見其人,卻讓人有一種感覺:莫蘭找到來這裡。這個失去心臟的東西,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回應劇場一直濃罩著的那種失落感、空虛感,無心的人,不就是空白的人麼?而姆明他們一直想去的《姆明谷》,只有在動漫的幻想世界裡才存在,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奢想,是否到了《姆明谷》,失落的感覺便能補完,生命從此不會繼續日常化?

 

劇場的佈置很簡單,由第一幕開始至最後一幕,都沒有更換過場景。這樣一來,姆明咖啡館這個載體的地位便更見重要和突出。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劇場中央放了一面很大的圓板,用以象徵日出,或因應情節要求播放一些畫片,雖然簡單,但這些構思仍不失趣味;雖然簡約,但對於劇情的推進有積極影響。

 

總括而言,姆明咖啡館刻畫了廿一世紀一種失落感,這種失落感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度,雖然安逸,卻極度孤寂,繼而需要出外追求慰藉。劇場中姆明、史力奇、阿美互相影響、互相連結,相處之中好像找到了一種渲泄之道,然而孤寂感卻彷彿同時升華。繞來繞去,或許需要回歸自我,回歸原點,一如劇場最後姆明回到兒時的夢那樣,才可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超連結—牛棚實驗劇場節2009」評論人節前導賞文章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統籌。


(原載於2009年8月9日《文匯報》)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1989年末生,寫詩,也寫文,想再離開香港,過分迷戀墨西哥以及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