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兩度搬演大衛.馬密(David Mamet)的"Oleanna",並譯作《奧利安娜的迷惑》。今年4月前進進再將此劇搬上小劇場舞台,直接了當譯作《奧利安娜》,但劇中帶出的一個個「迷惑」相信又會引發一輪討論。
全劇由三幕戲組成,全都發生於中年大學教授John的辦公室內。由劇始年輕女學生Carol登門要求教授解釋其教學內容與評核方法,到後來女學生反客為主提出性騷擾的指控,都只是透過兩個角色一場又一場的語言角力作推進,當中的戲劇張力就在一輪接一輪的唇槍舌劍間產生。雖然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但馬密精煉的對白設計不斷衝?觀眾思維,困獸鬥式的角色衝突引人入勝之餘,也讓演員有很多發揮空間。
我之前只看過此劇在港首演時的大劇場版本,這次首度於前進進牛棚劇場內觀賞小劇場版,感覺截然不同。於小劇場內,觀眾能夠近距離目擊事件的發生,因此無論是劇中的肢體暴力場面,還是停不了的語言暴力,都赤裸裸地在觀眾面前以真實時間呈現,自然倍感震撼。亦由於全劇只有兩個角色,而且有大量對白及情緒變化,絕對是演員的一大挑戰,陳炳釗再踏台板演大學教授依然稱職,雖然之前因病要把演出延期,但看總綵排時已經恢復得七七八八,正式演出時定將更加精彩;而是次重演,首演時飾Carol的鄭綺釵轉任聯合導演,Carol一角就由蔡運華與梁菲倚輪流演出,相信每一場都必定會併發出不同的火花。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注意性騷擾的議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避嫌而很少會再出現《奧》劇中教授所犯的錯,不過劇中所帶出的議題其實還有很多,特別是有關權力與大學教育的迷思。例如教授一方面對教育精英制嚴加批評,但另一方面又要子女入讀名校;既不認同大學教育的模式,但卻爭取於校內獲終身教職,這些矛盾令角色更立體有趣,亦讓觀眾有所反思。此外,女學生由戰戰兢兢向教授提出疑問,到後來理直氣壯,以組織之名向教授作出反擊,當中的權力轉移與生成都值得我們討論。這一點在是次重演的舞台調度與佈景上亦見一斑,第一幕教授在重甸甸的書桌後面對觀眾,到第二幕隨著求助者與施援者的身分互換,書桌的前後也轉移,而教授的主導地位也慢慢被女學生奪得,至第三幕這些權力象徵都失去後,二人當中是否仍有勝利者則留給觀眾定斷。
就如劇名Oleanna,其實是十九世紀挪威裔美國人的烏托邦社區之名,而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教改聲音不斷,男女平等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理想在不同價值觀與勢力的影響之下,還存在嗎?還值得追求嗎?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