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歌劇院」均參予製作及演出「法國五月節」的歌劇節目,今屆也不例外。不過今次不演全套歌劇,而是聯同「香港管弦樂團」泡製了兩場《詠嘆清賞》和一場《劇韻悠揚──音樂劇精選匯演》。
《詠嘆清賞》由莊臣(男高音)、吉爾莫及卡巴努克(女高音)、漢可克(男中音)和杜明絲姬(女中音)演出歌劇選段;《劇韻悠揚》則加了男高音莫拉雷斯,演出音樂劇精選。筆者看了5月8和9日的節目。
去年的《維特》和前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或者是之前與康文署合辦的《阿依達》和《杜蘭朵》等等,都足見「香港歌劇院」的水準。雖然都是港式製作(即除主要角色由外地歌劇院邀來,其他演員和合唱部份均由「香港歌劇院」的成員擔剛),也曾提過這樣的編排難免不夠原汁原味,尤其合唱部份總是擠滿過多人,像要充塞舞台每寸空間。大堆頭反而影響了舞台調度,但整體成績還是相當不俗。
今次以演唱形式與觀眾會面雖少了歌劇的連貫性,在純欣賞聲樂的角度卻有更高的水準,加上「港樂」在這方面也經驗十足,兩套節目可看成一體,或獨立觀賞。六位參與者都擅唱,在不需兼顧走位和做戲(雖然這部份往往被忽視)的情況下,都有較佳的發揮。花腔吉爾莫和抒情女高音卡巴努克展示不同的風格,在同一齣歌劇中就很難同時聽到兩位女高音一齊演出。莊臣有一把有力而甜潤的聲音,不過換氣技巧略遜,尾音亦收得過促。杜明絲姬歌聲抒情,比一般女中音厚,也能唱好女低音,而男中音漢可克聲音宏亮又具戲劇情,高音區亦不用費力,聲線自然吸引!指揮《詠嘆清賞》的張國勇再一次展示他指揮歌劇的功力,樂隊伴奏完全配合每位嘉賓的聲量和節奏,絲毫沒有半點搶過頭,全程帶領「港樂」以恰到好處的位子完成每首歌曲。
《劇韻悠揚》中不少嘉賓改用「咪」演出,反而影響了效果。以各人的水準,就算用真聲,樓下及二樓前座的觀眾一定可以聽到。或者眾人想留力(除了吉爾莫,因她一直沒用「咪」,效果顯然好多了),因翌日還有一場《詠嘆清賞》。嘉賓用了「咪」,樂隊在Gerard Salonga指揮下亦放盡,前排觀眾就未必受用!兩場比較,《詠嘆清賞》的成績比《劇韻悠揚》出色。不過說到落力,除了台上的演出者,「Opera HK」的藝術總監莫華倫亦不能不提,在「Opera HK」的演出中,凡在他不用擔演的場數中必定見到他在招呼各方嘉賓好友,今次他自己不參與演出,自然見他在場打點,筆者見他老遠看見一位年青朋友,亦專誠走前去跟他聊幾句,不但毫無架子,且見熱誠,無怪「Opera HK」近年火速發展,越做越有氣勢。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