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散落以後——反映兩代的代溝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03年8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香港藝術中心
演出單位︰瘋竇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在現今的社會裏 , 不少父母都跟子女產生某程度上的代溝、隔膜、相處問題。

 

《出發之前‧散落以後》(「瘋竇」製作)的文本創作者冰冰,便以或近或遠的距離、或冷或熱的感受,來形容、刻劃劇中一段爸爸與子女的關係,例如「哥哥」(曾韋迪飾)提及在他的小時候,曾與「姐姐」(陳麗兒飾)、「妹妹」(王曉怡飾)一起跟爸爸看馬戲(爸爸只是被三兄妹提及的一個人物,沒有實際出場),爸爸抱起揹起他們,便無距離地感受到爸爸身體上的溫度;不過,兩姐妹又提及很久很久沒有接觸過爸爸的身體,當一個「殯儀化妝師」(趙嘉儀飾)叫其中一個女兒試試接觸爸爸的屍體時,女兒的即時反應是懼怕,縱使是近距離面對著爸爸,然而跟爸爸的關係卻是既遠且冷。

 

劇中的兩代關係處理,無疑來得很感性、細膩和生活化(只是不夠全面),容易教同樣面對代溝、相處問題的觀眾,看得心感共鳴;可惜,文本沒有探索、描繪兩代關係如何由近變遠、熱變冷,這便令戲的意義大減,不能讓身為父母/子女的觀眾,瞭解到甚麼東西會破壞彼此的關係,從而加以反思、警惕、改善。

 

三兄妹於《出》劇劇首,都以沉重的心情來面對爸爸的死。其後,文本以許多片段來讓三人憶述、返回童年時代的生活,因那時他們跟爸爸相處得最愉快,爸爸在三位小朋友的心目中,就好像劇中經常亮相的小丑一樣──可愛、熱情、懂得逗人歡笑。不過,《出》劇有部份童年生活片段,不像「小丑」的戲份般,能貼切、具體地展現出兩代之情,例如 三兄妹在沒有爸爸陪伴下玩耍和「殯儀化妝師」以玩羽毛為樂的片段,都令人看得摸不著頭腦。

 

透過憶述、返回童年時代,文本創作者替三兄妹平伏親人離世的心情。當他們的心情逐漸平伏時,《出》劇便流露出若干可能會令部份觀眾難以接受的幽默感,例如劇中將爸爸自殺跟小丑走鋼線相提並論,以及用電腦動畫來交代爸爸自殺後翻生、繼而一家團聚──喜歡的觀眾,自然會覺得創作者能以有趣兼有想像力的處理手法,把壓抑在角色內心的無奈、遺憾釋放出來;不喜歡的觀眾,則會覺得創作者一廂倩願地拿三兄妹喪父的家事來堆砌和開玩笑,太兒嬉及欠缺真情實感。

 

雖然《出》劇是在小劇場演出,但卻炮製出不俗的舞台視覺效果──首先,導演(由冰冰兼任)安排三兄妹抹掉劇場牆上一幅用粉筆繪成的畫,該畫的內容是「家」的擺設,使觀眾深刻見證著爸爸不在、已變成家不成家的惆悵境況;此外,三兄妹懷緬跟爸爸一起玩韆鞦的一場戲,美術指導李崇源用了一匹長布來當作韆鞦,令整場戲充滿動人的美感與情懷;當然,飾演小丑的陳俊雄於劇末化身成爸爸臨死前(或已死掉?)的模樣,跟兒子跳了一隻投射出二人關係的舞,亦令人看得感慨。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