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紀事樂隊 音樂與電影碰撞
文︰駱雅 | 上載日期︰2010年11月22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火星紀事樂隊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新視野藝術節)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日期︰12 - 13/11/2010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0 »
藝術類別︰音樂 »

《火星紀事樂隊》是一次影像與音樂跨媒介與地域的嘗試,宣傳品上提到內容為神秘人聚在一起,召開秘密會議,拯救地球,但實際上演出中看不到這個題旨的發揮,也見不到任何的火星指涉。

 

跨媒介與地域的創作並不新鮮,但《火星紀事樂隊》的嘗試還是有趣的──地域上創作與演出名單以中國為主,再加上日本、挪威與圖瓦,而媒介上則是影像與音樂結合──特別之處是歌手參與演出一個無甚故事性的故事,將現場音樂演出與影像扣上。

 

節目中電影分別於首尾放映,一開始是各個歌手與樂手從四方八面湧到山上,他們之間沒有交談,各自上路及佇立山間,結束時則見他們在山間野餐桌上聚首,會議後各自離去,黑白與彩色交雜,山間與城市重疊,沒有對白,只有現場音樂交代情緒。沒有對白與情節,看似無意識的影像叫觀眾難以拿捏。朱文編劇及導演的電影有種抽離與局外的感覺,與喧鬧的地鐵車廂與空靈的深山炮台,形成強烈的對比。

 

沒有了竇唯,中國樂器只有古箏撐場,弦樂四重奏與電子音樂令音樂的質感偏向西方,Sainkho Namtchylak的喉唱為音樂帶來山中的感覺。總覺得這種影像與音樂結合的演出,視覺元素很容易吸引了觀眾的注意,而音樂部份會被忽略。這次演出也不例外,由於沒有故事情節,影像又比較跳躍,因此觀眾需要集中注意力閱讀影像,音樂變得在耳邊游離,難以成就感覺。

 

演出中段沒有了影片,只有現場音樂,感覺上反而更佳,台左是電子音樂區,台右是四重奏、古箏、古典樂器區,低音結他則置於台中偏左位置,彼此彷彿在互相呼應。王勇的古箏與其他樂音和諧細緻,但Sainkho Namtchylak的喉唱是整個演出的靈魂,她的歌聲悠揚,極具穿透力,在眾多樂聲中突圍而出,在音樂廳內蕩漾,彷如絲線般將各種樂聲串起。歌聲與影像也最有化學作用,相互感應。電子音樂與音效的處理也是相當不錯的,四重奏演出的時間雖然不多,流暢的音色與崩裂的電子音樂既做成對比,也有映襯的作用。藝術總監李勁松在內音樂處理與整合上,相當不錯。

 

音樂上,較為失望的是張楚,原以為他的參與與比重是較大,但實際上卻不多,音樂上的角色也不明顯,結束時他的演唱也是效果不彰,是最可惜的。

 

獨立來看,音樂的部份遠較電影部份出色,質感與層次均較佳。整體而言,《火星紀事樂隊》音樂與電影還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