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一向重視本地創作,其中更以話劇節目最為豐富。今屆的《情話紫釵》和《香港式離婚》都是重點,筆者看了3月4日的首場《情話紫釵》。此音樂劇陣容相當強勁,演員包括謝君豪、何超儀、林錦堂、胡美儀、潘志文、魯文傑、劉玉翠等。幕後除了前「香港話劇團」之藝術總監毛俊輝負責概念/導演,還聯合莊文強和麥兆輝創作文本,音樂總監為高世章,形象及服裝設計則是葉錦添。
單看名單已經非同少可,影帝、名伶、最佳導演和編劇、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等齊齊參與,單是氣勢已夠觸目,這也是毛俊輝的「大戲劇觀」,與普通劇場的實驗之作明顯不同,名牌生產始終有別,就算設計並非獨步天下,起碼質料好、剪裁具水準,且由紅model來演繹,自有一定成績。《情話紫釵》完全符合了這市場計算。
根據導演說,他嘗試以電影手法創作《情話紫釵》,當中以經典的戲曲《紫釵記》的片段來帶出現代人的愛情觀,裏面又藏著戲中戲。說來簡單,看後其實更為深層複雜。若以電影論,此劇屬半紀錄、半劇情片。一班年青男女大談對性與愛的看法,既似座談會,又似節目主持,形式開放,這部份以不同角度討論題旨,就如現場直擊探射;戲劇部份是現代李益(謝君豪)與現代霍小玉(何起儀)的愛情角力牽纏,此段與討論部份一邊交叉出現之餘,又演變出幾段戲中戲。在這之上當然還有古代人物李益與霍小玉在《紫釵記》中的唱段穿插在整個現代部份。單從結構看,這麼多佈局並非容易剪裁得順暢合情,當中的接合功夫和文理一定要清舒服,這方面《情話紫釵》都夠流暢美觀。
不過題旨一開始機乎已經將愛=性來出發則過狹,很難令人將《紫釵記》與劇中那些現代人的性觀念連在一起。而戲中的現代李益和現代霍小玉其實跟戲曲中的男女主角,無論情操、價值觀和愛情觀均距甚遠,稱之為現代的李益和霍小玉也令人產生問號!如果無非作對比,那末古裝的唱段便不夠強。雖然導演選了該劇最出色的〈墮釵燈影〉、〈花前遇俠〉和〈劍合釵緣〉的局部唱段,但要表達李、霍二人的堅貞愛情,筆者認為最少要加上〈花院盟心〉一折,因這折清楚表現了雖然李霍邂逅當夜便聯床成婚,翌日即以信約以示二人對愛的忠貞,跟現代男女純追求性或利益絕對不同。
雖然看的是首場,整體表現不錯,唯〈花前遇俠〉一段日味甚濃,不知是否應形體指導之要求,胡美儀演來像個瘋婦,對於不熟悉這戲曲的朋友難免產生疑問。另外此劇似探討性多於愛情,大膽的內容跟此劇典雅的戲名可謂南轅北轍。縱然意念無問題,剪裁也恰當,但在舞台上把兩組戲放在一起就顯得不夾,甚至有點古怪。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