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學院戲曲學系於02年12月19-21日期間在演藝戲劇院上演年度粵劇選段,分別選演《楚漢爭之月下追賢》、《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十八相送》、《打花鼓之草亭會妻》、《牡丹亭驚夢》及《趙子龍欄江截斗》等粵劇折子戲。更由該系學生擔綱演出。筆者欣賞了首晚演出,對一眾演出學生的技藝欣喜讚嘆。細閱場刊內校長盧景文教授的一番前言,更令筆者對該學系抱有一定期望。
學生演員潛質優厚,進步明顯
當晚演出的演員,全為學院戲曲學系學生,唱做唸打,均有滿意表現。當中洪海、藍練欽、吳嘉敏更有較為出色之表現,洪海家學淵源,系出名門,入讀演藝之前已畢業於廣東省粵劇學校,亦曾為廣東紅豆粵劇團成員。根基之深厚實不用置疑。今次演《趙子龍欄江截斗》之趙子龍,洪的演出不論身手、表情關目、唱腔聲量、口古梆黃,確然更上一層樓。導演劉洵將此劇編排得更為緊湊,更把洪海演武生行當的長處盡然發揮。洪於行內之前途,實未可量。
藍練欽雖為學院一年級學生,但同樣畢業於廣東省粵劇學校,亦曾為紹興粵劇團成員。難怪當晚(12月19日)雖然只演家丁,但舉手投足之間已流露出他紮實的底子和一定的台板經驗。藍若再加努力,他日定必更見成果。
吳嘉敏的表情關目素來不俗,加上幾年來的學歷與經驗之累積,身段做手都有明顯進步。惜吳嘉敏稍存傲慢之驕!若將心神多放於情感及唱腔磨練方面,相信更有成績,切忌未紅先驕,自損前程!
陳景英雖先天條件所限,但憑個人努力及學院之培育,由早年飾帝女花之清帝至今日的蕭何,自有令人欣悅的進步。其實以陳對粵劇之鍾情,不妨考慮行內其他職位,如導演編劇等幕後工作可能更有成效。潔芳演技不俗,唯應多於唱腔、聲線方面努力,以之喉底,可考慮青衣或老旦行當或許較為合適。
王希穎樣子甜美,喉底甚佳,正是演花旦的好材料,唯當晚演出略見怯場,令表現大打折扣!其實作為演員學生,學院安排演出機會,應好好把握,盡量發揮。
目光放遠,致力前瞻
演出當晚大部分演員學生,皆有不錯表現,然而他們日後的前途除個人努力以外,更要端賴學院方面對?劇培育的視野有多遠大。於演出場刊中,校長盧景文教授謂:「學院將計劃於數年內,成立一個中國戲曲中心,以促進中國戲曲教育的發展。」筆者對此大表贊成,然而觀乎演藝學院自99年正式開辦中國戲曲學系以來,所作的培訓「四年唱做唸打的鍛練、鑼鼓音樂、唱腔理論,使學生能成為專業粵劇演員。」而要達到於學院內成立一個「中國戲曲中心」的理想似乎未見足夠!對於演藝戲曲學院,筆者有以下期望:
培育多方面粵劇人材,不應偏於演員訓練
作為演藝學院中國戲曲學系,實不同於坊間一般粵曲學校,豈能只集中於培育粵劇演員?學院是否明白?劇演員以外的?劇編劇、導演人材之重要?自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先生以後,現存的粵劇創作人材仍處凋零狀況。粵劇要有出路,就必需多培育編劇和導演人材,豈能只集中於演員訓練?
發掘古本,培植新編
戲曲學院每年的年度演出多以折子、選段為主,當中,更有不少「社團曲」!若以此作為年度演出,則與坊間?曲學校何異?而且有失專上演藝學院風範!名伶阮紹輝先生多年來致力發掘古本粵劇,如《三帥困崤山》、《大鬧青竹寺》、《高平關取笈》等皆見卓然成效;羅家英先生亦成功將莎士比亞的麥克白(Macbeth)及李爾王(King Lear)改編為《英雄叛國》及《李廣王》。作為學院應於古本發掘及戲劇創新方面多放資源,不應只在現存「流行曲目」中徘徊不前。
戲院禮儀,觀眾教育責無旁貸
香港劇場觀眾當中,質素最劣者首推粵劇觀眾。遲到早走,演出期間任意出入戲院、於觀眾席內高聲談話,甚至吃水果、花生!這不單令年青一輩或知識水平較高之觀眾卻步,更是對粵劇藝術的不尊重。可惜者演藝學院戲曲學系每年之演出,場內觀眾犯以上行為者亦過其半數。作為演藝學院是否應加以教育?有粵劇學系職員稱此乃「戲棚特色」、「新光傳」云云,更見荒謬!若如此君所言,何不把演出移師附近添馬艦廣場的搭建戲棚, 或在劇院內讓人販賣花生汽水?作為一所專上學府,並擁有華麗先進的劇院,對粵劇觀眾的劇院禮儀之教育,實在責無旁貸。此點望有關行政人員多加注意,萬勿掉以輕心。
培育觀眾,播撒種籽
任何一種表演藝術在培育接班人之同時,應首先於培養觀眾方面手,本地大部分的粵劇觀眾,不是劇迷,而只是「伶迷」!某伶人美豔,某伶人俊俏,只要此伶人一有演出,不論該伶人水準功架如何,「伶迷」都只顧一窩蜂去追捧!實與少女Fans迷偶像歌手無異!觀眾培育對於教育?劇觀眾對粵劇藝術的尊重和劇院禮儀固然重要。然而提升他們欣賞?劇的能力,提高他們對粵劇質素的要求,則更為重要,除此以外,培育及引導年青一輩認識及欣賞我們中國傳統藝術則更為迫切。演藝學院的舞蹈及音樂學院多年前,已將教育推廣至中、小學,培育下一代欣賞舞蹈及音樂的能力。粵劇學系亦應在年青觀眾培育方面多做工作,勿令粵劇藝術步向「博物館」!
多予空間,鼓勵評論
演藝作品水平的提升及進步,實有賴評論的監察,而一篇評論的優劣,往往要視乎演藝作品的質素,作品與評論可說是相輔相承,互為因果,缺一不可。現存的粵劇評論仍屬少數,其中除了黎鍵先生及塵紓先生的高質素評論文章外,其餘年青評論人的評論文章亦極少涉及粵劇或戲曲藝術。演藝學院戲曲學系可參考「舞蹈聯盟」的《舞蹈手扎》之做法,給予粵劇評論更多空間。
拙文一篇,只為筆者拋磚引玉之舉。盼藉此引起各位有志於粵劇藝術的人多為粵劇之教育及承傳努力,共勉之。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