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列車——充滿香港色彩的音樂劇
文︰何俊輝 | 上載日期︰2003年12月1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時間列車 00:00 »
主辦︰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日期︰20/9 - 4/10/200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香港話劇團製作的音樂劇《時間列車Departure 00:00》,是編劇陳炳釗用其舊作《萬福一千年》(曾被中英劇團搬演)改編而成。

 

《萬》劇的最大特色,乃編劇刻意把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模糊化(例如故事發生在「公元」時代將被取消的新世紀前夕,而雖然劇中有類似地鐵的交通工具,但卻不會聽到「旺角」、「灣仔」等車站名稱);然而模糊化得來,觀眾又能深刻體會到劇中的大部分「異國人物」,就是香港人的化身,他們活在一個充滿香港社會精神面貌的生活處境,含蓄地流露出編劇對香港的深厚感情,感情中還夾雜著因愛香港而起的歸屬感、不滿和寄望。據說《時》劇導演馮蔚衡和陳永泉正是看中該份深厚感情,遂找來作曲人何俊傑與填詞人鍾志榮,將感倩融入曲、詞中,令能以抽離角度來看戲的香港觀眾,更瞭解自己身處在一個怎麼樣的社會,容易接收到編劇帶給香港人的信息。

 

《時》劇拿了早前的一些香港時事,進行小規模的再創作,含蓄地幽了該些時事一默;而劇中亦出現了一個女角色,她活像一個從大陸到香港遊玩的自遊行旅客。筆者已記不起《萬福一千年》(1995)中隱喻了當年香港的甚麼熱門話題,但當年的社會肯定跟如今的社會有所不同;不過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香港人的特質,亦即是《萬》劇與《時》劇所提及的主題──在香港,大部份人隨波逐流,要跟時間競賽(尤其是在工作方面);衹有小部分人堅持自我,能隨心所欲地停下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是指《時》劇中提及的消費行為,而是指人能尊重自己的生活原則、理想)。

 

於戲的筆觸上,編劇沒有明確地貶隨波逐流的人、讚堅持自我的人,而是將選擇權交回給觀眾,看看他們覺得自己是何種人及喜歡做何種人。不過基於《時》劇是從男主角老鼠(他是個不怕被別人唾棄、堅持自我的人,由高翰文飾演)的角度來看劇中隨波逐流的社會狀況,觀眾會感受到編劇也是個堅持自我的人。

 

劇中大部份人均追逐"Zeppelin"這個名牌;相反老鼠的生活節奏則較慢,有自己的生活品味(喜歡懷舊的火車),重視家庭多於工作(沒有甚麼劇情描寫他的工作)──這個對比是令筆者感受尤深的,皆因相比起世界上其他國家,香港的工作時間實在太長,不少人根本無時間培養出自己的生活品味、創意、思考能力,也沒空跟家人好好相處、做運動及進修一些真正有興趣而非純為賺錢的學科;至於消費則往往變成用物質來填補空虛的心靈,沒有善用消費的時間來刺激自己的腦袋,看看能否產生一些生活的新思維;可悲的是,正如老鼠要被迫跟其弟妹一起追逐"Zeppelin"一樣,不少想堅持自我的人也要被迫花上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做許多自己討厭做的東西。

 

十分可惜,《時間列車》的整體演出效果並不好看,而現場觀眾的反應也欠佳。

 

「音樂劇」的演出形式,雖能切合《時》劇的簡單故事內容,成功靠曲、詞彰顯出隨波逐流者與堅持自我者的內心感受;但基於劇情實在簡單得欠缺任何突破性發展、變化,即使有劇情描繪老鼠的內心如何爭扎於「隨俗」與「自我」之間(心理爭扎的描繪並不深入、細膩,而「隨俗」與「自我」兩派的交流、對話、辯證、衝擊也不夠),卻沒有善用到「時間愈接近新時代來臨、劇情的發展與變化便有愈大可能性」這劇情結構優勢,導致觀眾不能逐漸捕捉到戲的主題或對主題有更深層的理解。

 

筆者覺得《時間列車》跟《十二怒漢》是挺相似,兩劇均由一個堅持己見的角色任男主角;然而《十》劇比《時》劇的整體演出效果優勝得多,乃在於前者多了不少令人有追看衝動的劇情轉折位,該些轉折位能迫使男主角及其他「隨俗」角色面對更多挑戰及衝擊。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影/劇評人,熱愛各種藝術,討厭偏見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