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依德(Edward Said)所謂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意指西方人依照其自身對異己的慾望想像,凝視投射而建構出來的東方景象。該概念假設了西方自我與東方他者(the Other)二元對立下的殖民支配與形像重塑。然而文化想像與國族認同本身,何嘗不是慾望情結建構出來的虛擬圖像?封建皇朝妄稱天朝大國,中華民族自詡龍的傳人,難道便是華夏形像的如實反映?中國人的中國情結,不見得不是自身情慾的想像投射。
城巿當代舞蹈團的《365種係定唔係東方主義》正好顯示出,在全城熊貓眼的東方凝視下,不論中西皆迷惑於台上紛擾雜陳的「中國」元素。舞蹈共分三段,首段以佛家四大:地、水、火、風為主題。舞台為承載萬物之廣漠大地,背景為浮光點染下的潺潺流水。另有倒立的兩名舞者,一為地,一為水,然而在動作的開展上,兩人卻沒有二分出地之渾厚與水之空靈。左下是小沙堆,上有火焰飛揚。第三名舞者在沙上劃圓為記,再順應筆意肢體圓轉成風。卻只見舞者肢體之扭曲伸張,而不覺有風之飄忽與狂驟。亦不明白為何沒有第四名舞者,願為華夏民族把薪火相傳。在四大元素上,於是有幕幕的人間色相:妄夫的粗暴指罵,男女的對立糾纏,黑天鵝的游動飛掠,武士的壯烈登臨。
第二段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象徵中國歷史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然而台上所見,卻是民族服飾與戲台道具的中式大拼盤。旗、冠、刀、劍、袖、槍、髮等的一一舞弄,京崑戲劇常見的獨特造型與動作,代表秋之收成與累積。驟眼看來更似是大笪地一類的街頭賣藝。春則由三組舞者代表:笛、簫、笙、阮、胡、琵、琴、鼓等民族樂器,各由一名舞者把握舞動;背後的鐘鼓壯男與台前豐姿綽約的扇舞、傘舞及花舞,更有大頭佛戲北獅,舞龍與舞絹,活現新年巿集上的熱鬧繽紛。夏之火熱,由床上一對男女的愛慾糾纏,與身旁紅衛兵的革命舞步作代表,肉體與精神的亢奮與昂揚,既是生命的延續,亦是革命的悲歌。到頭來好夢一場,剎那間進入冬季。
第一段的四大元素,其實暗藏玄機。悟道者當知浮生若夢,四大皆空。第三段正是無、人、天、空。地上光顯道教符象,作九宮排列,暗合五行生剋之道。幻燈片於舞台背後,重現代表地、水與風等幾名舞者的動作,一切實相,剎那間皆如虛幻。舞台上遍植楊枝,洒盡甘霖,不外要點化眾生,重現如來佛相。太虛幻景原是真如福地,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七情六慾,無非虛擬景象,眼前色相,又何必執著於東方與西方?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