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是一個關於「家」的劇場作品,想探討在這個空間裡,有關權力和溝通的課題。在場外見到的演員,都是穿著家中便服和拖鞋,讓這種家的感覺在進入劇場之前已經開始營造起來。在場刊內,他們介紹自己為「六個與家人同住的年青人,嘗試拿著放大鏡去觀察住所內各式各樣瑣碎微小不顯眼的物件」。事實上,整個演出基本上都是以家中的物件作為出發點,例如家中的梳化、電視、飯桌等,再由物件「分析它們本身的意義和對他們的意義,然而再伸延至探討這些物件與這住所的關係和他們與這住所的關係」。
誠然,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而且香港一般普羅大眾的家和有關的生活,其實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果這些物件都是一些很容易令觀眾引起自身經驗的物件,那物件和經驗之間的分享和互動就能夠延伸至觀眾的層面了。在《+02》的演出中,其中多個由飯桌出發的片段,都能夠做到這點。一張圓桌坐一家人,但能否開心見誠的吃頓飯倒也是一個值得想想的問題。畢竟,在飯桌上,我們實在有太多的事情要面對,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張力、兄弟姊妹之間的矛盾、丈夫和妻子之間的問題等等通通都在這兒面對。劇中演員在桌上不停交換著角色,讓人感到這樣的情況還是沒完沒了的發生著。
由於所有的片段都是由演員的經驗出發,所以有個別的片段很有個人的色彩,雖然好像未必即時引起觀眾的共鳴,不過細嚼之下還是有令人回味的地方。其中有一個演員分享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他利用了父親留給他的一張辦公椅來作分享的物件。那椅彷彿就是一個父權的象徵,來自父親這個一家之主和家中決策者的霸氣,都可以透過這張椅散發出來。兒子對椅的可望而不可即,和他與父親之間的關係成了一個令人感到無可奈何的對照。片段中演員和物件的交流是很讓人感動的,他把物件和其背後的故事,用回憶式(或在我看來有點像懺悔式的)獨白呈現出來,不單能成功地讓死物「生」起來,而且亦可以讓觀眾可以透過物件去建構背後的父親形象。最後縱然兒子可以擁有這物件,但失去的卻恐怕是比得到的還多吧?在我看這段演出時,本來覺得演員的情緒還沒有太投入,不過回頭想,太傷感的演繹怕會流於過份煽情和造作,反而這種不著痕跡的淡淡然,才能真正呈現父與子之間,那種的且遠還近的血緣關係。這個片段正正反映了「家」的特質,或許誠如場刊內所說,「與你最接近的事物往往是最易忽略」的。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