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電影感的舞台作品海闊天空
文︰小拾 | 上載日期︰2002年3月29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海闊天空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樹寧‧現在式單位 »
地點︰葵菁劇院
日期︰1/3/200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最初接觸子鶩這個名字是眾香港話劇團的演出《地久天長》裡,那次的演出讓觀眾看到子鶩媽媽筆下的子鶩一生情與事,這個傳記式的故事,極為觸動人心,而早前更有電影公司把這故事搬上大銀幕呢!但大家可知道有《海闊天空》是寫於《地久天長》之前?它可謂子鶩的自傳及遺作,它講及子鶩自己與其病友的生命歷程,當中展現與病魔奮鬥及人間有情的真人真事。

 

同樣令人感傷的故事,內裡同樣包函那份樂觀、種極與堅強的信念,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吸引樹寧‧現在式單位,把它製作成劇埸演出,甚至夢想能把它拍攝成電影:可惜電影夢不能圓,唯有製作一齣具電影感的舞台劇,來一嘗心願,就這樣在今年的藝術節表演裡,大家能看到音樂劇場的《海闊天空》。

 

樹寧把葵青劇院變作半個電影院,這樣說是因為從舞台落下了半張大螢幕來。開場前投射出來的片子有如電影般,而演出進行時,幕上的影像與台上的人物同時給予觀眾訊息,到演出結束之際,更上起字幕來,這怎不讓人有半置身電影院的感覺呢!再者,這樣的舞台運用極其有趣,因它大大伸展了舞台的空間,同時亦能擴闊了觀眾的視野,故此是次製作真為表裡皆是「海闊天空」。

 

不過,可惜的是故事來得有點零碎,若果沒有看過原著的話,根本令人難於建構故事,而且當中以螢幕來介紹演出或像推介什麼「新新青年」的片段,就讓人有種電視台硬銷(Hard Sell)新人的感覺,這反而令人感到怪怪的。

 

也許,舞台就是舞台、電影院就是電影院、電視就是電視,雖然它們可以相互跨界,但必須選取恰宜,才不會令人生怪感,相反更能開展一個新空間呢!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