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齣經典名劇,六位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人物,陰差陽錯,先後走進一個改建自「無路可出」的地獄囚室式候機室,以為可以登上希望號客機,從始擺脫無路可出的困局,奈何每一次的班機廣播,都變成所有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這些候機乘客包括:懷疑自己是否存在的艾絲蒂,厭倦生活的陳白露,沉溺在回憶中的阿曼達,等運到的可憐戈戈和迪迪,以及外表勇敢實質無知的沙膽大娘,雖則六位主角的困局背境相似,所有對白都經過導演精心重組, 構成一幅「無膽出動等 」的對白拼圖。
但這個原劇對白重組拼貼,對於沒有看過原劇的觀眾意義實在不大,至於看 過原劇的,這個拼貼方式又流於過份表面。被困的過程中,各人看似互相傾訴自 己的故事,實際上是自說自話,毫無溝通可言,可能來自五個不同的劇目的緣故,演員各自投入自己的劇中世界,缺乏與其他人溝通,連眼神交流也欠奉。溝通得最自然的,要算是沙膽大娘和阿曼達兩位 大談兒女經的母親,二人成了好友,在臨別前相擁,阿曼達的浪漫氣質,甚至把沙膽大娘原劇輕快諷刺性的歌曲都變溫柔了!這豈非違背了原劇的人物性格?且兩劇的重點不在訴說兒女經,而是二人愛兒女的方式和態度如何慢慢把兩位主角不自覺地推進困局,就算不提這點,至少可以二 人愛子女的態度對比艾絲蒂狠心 殺死自己的女兒,又或者安排艾在候機室最後殺人以對比陳白露的自殺,那末艾的角式亦無須只懂向各人借鏡,和引誘弟弟這樣單調。
陳在劇中徹頭徹尾的成了一個離心份子,與其他一眾人等毫無關連,卻安排她的自殺作為全劇的高潮,雖然她死得悽美動人,卻只可以當作是「日出」一劇內陳白露的死,而與「無膽出動等」幾乎無關,除了戈戈曾希望和陳一起逃走外,其他人在陳死時突然感動真令人覺得出奇,也沒有安排沙膽大娘發揮她在子女死時繼續生意買賣的本色,和陳的死同時進行,突顯沙原劇的特色,其實二人都受資本主義 的影響下成為悲劇,陳欠下巨債而死,沙為可在戰爭中發財連子女也犧牲了,但劇中完全沒有任何提示;此外,沙用自己雙手,雖則無知卻闖 入軍營這個男性主導社會,對比起其他三位女主角居然為心愛的男子虛渡光陰,這些原劇現存的衝突,卻未盡其用,真教人覺得有點可惜。而作為串連全劇的哥哥和弟弟,除了戈戈的眼神會照顧到周遭各人外,弟弟的表現亦如常的抽離,在連接拼圖的層面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個令人費解的是劇中語言的演繹,阿曼達的英文,途中突然變成廣東話旁白,若然演譯英語有困難,一開始就應該避重就輕,不然,就應該像陳白露一樣努力的把普通話演繹得自然流暢,至於沙膽大娘帶鄉音的廣東話演繹法就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可能這是作為對港人中不成,英不就的一個當頭捧喝吧!若以六人面對困局不同的抉擇:死、等、走,來諷刺今日的香港,最後讓各人以不同的方式走出困局,來鼓勵一下失望的香港人,這也不失為一齣可觀性甚高的劇目!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