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個世紀的香港粵劇
文︰陳守仁 | 上載日期︰2003年10月25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日期︰16/10 - 28/11/200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其他 »

時至二十一世紀初,傳統戲曲在香港仍有蓬勃的發展。在香港,有本地戲班演出的劇種包括粵劇、上海越劇、潮劇、京劇及崑劇。粵劇是香港最普及的傳統劇種,估計每年約有30個戲班製作合共約1000場的演出;其中約400場屬神功戲,其餘600場分別在社區會堂、商業戲院、香港大會堂及香港文化中心上演。神功粵劇多在戲棚演出,是香港各地方社群為慶祝神誕、鬼節(即盂籣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廟宇開光而籌辦,演期以每年天后誕最為頻密。鬼節也是神功潮劇的主要演出場合;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至三十均有潮劇戲班在全港各區不停演出。然而目前香港的五個潮州戲班(新韓江、新天藝、新天彩、新昇藝及玉梨春)在編制上均欠完整,常需在國內聘請演員及樂師參加演出。香港活躍的潮劇工作者有陳楚蕙、倪欽及劉福光等。上海越劇是香港近五年的新興劇種,目前有香港越劇團、香港特區越劇院及香港傳統戲曲推廣教育中心等演出團體。香港唯一演出京劇及崑劇的劇團是「香港京崑劇團」;此組織由著名京崑藝術家鄧宛霞及楊柳青創立於1986年,除演出外,也經常在各地社區、中學、小學及大學舉行推廣及教育活動。由1962至95年,香港曾先後有「惠州劇團」及「惠僑劇團」在神功場合演出福佬正字戲及白字戲;1995年以後,香港已無本地福佬戲班。福佬社群仍每年從國內聘請戲班到港慶祝神功活動。除本地戲班外、每年均有不少國內戲班到香港演出不同劇種,除粵、京、崑、潮、福佬及上海越劇外,過去曾到港的有河北梆子、漢劇、吉劇、溫州雜劇等,均在戲院及會堂裡上演。此外,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經常在全港各區戶外舉行粵劇及潮劇演出,行內叫「街戲」。

 

在自由市場經濟模式主導下,香港大部分戲班均屬自負盈虧。香港藝術發展局(初期稱「演藝發展局」)成立於1995年,一直撥款支持戲班演出、戲曲教育工作、研究及出版活動,以至新戲的創作。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均藏大量戲曲資料;較具規模的研究單位是創立於1990年的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

 

香港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員的「工會」組織,有會員1072人。多年來八和會館屬下的八和粵劇學院受到藝術發展局的資助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兼讀制的演員培訓課程;香港演藝學院也有開設全職的粵劇演員培訓文憑課程。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自1976年開設粵曲科,目前也開設「粵曲演唱」、「戲曲音樂」及「戲曲欣賞」等科目。

 

從官話古腔到廣府方言

 

據文獻所載,香港新界元朗大樹下天后廟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已有戲曲演出活動;大概當時香港仍沒有本地戲班,故需由國內聘請戲班,演出的劇種極有可能是粵劇的雛型。這種粵劇雛型所使用的大概是「官話」而非廣府話。粵劇的官話時期使用的唱腔稱「古腔」,一直延續至約1920年代;至1930年代,香港粵劇演員已普遍使用廣府方言取代官話。

 

由20世紀初至1940年代,不少粵劇作品以宣揚國民革命、推翻滿清、反對共產主義及日本侵略為題材。這些劇目有直接表達的(如黃魯逸(1869-1929)在約1907年編的《火燒大沙頭》歌頌秋瑾)、有比喻的(如容易及麥嘯霞的《虎膽蓮心》(1941)喻國、共需團結抗日)、有隱喻的(如《毒玫瑰》喻中國人勿再積病積弱;《石俠屠鵝》喻蔣介「石」清洗蘇「俄」共產思想及剷除共產黨人)。這些「政治粵劇」不少由「志士班」搬演;為了標榜革新及親民,也為了易於被群眾理解曲文,這些劇目全用廣府方言說白及演唱。大概小生演員也開始於此時以「平喉」(即「本嗓」或「自然發聲」)取代子喉(「小嗓」或「假聲」)。「志士班」不少人士如黃魯逸,及其後的容易及麥嘯霞等人均活躍於廣州及香港。「志士班」之外,不少「省港大班」往來廣州及香港,以演出傳統劇目及仿傳統的新編劇目為主。

 

香港粵劇藝人點將錄

 

香港第一間戲院建於1890年,名為「普慶戲院」,經常演出粵劇。1920年開始,香港陸續增建戲院,反映粵劇在都市裏穩步植根。由1921至24年,高陞、普慶、太平、和平、新戲院等戲院每天均有粵劇演出。1927年,薛覺先(1904-1956)由上海返回香港,建立「覺先聲劇團」;1933年,馬師曾(1900-1964)由美國返中國,後到香港組織「太平劇團」,開始「薛馬爭雄」時期,長達九年才因香港淪陷而結束。這時期裏,薛覺先起用馮志芬、南海十三郎、麥嘯霞、容易等人編劇,首本劇目有《胡不歸》、《嫣然一笑》、《西施》、《王昭君》(四劇均馮志芬編)、《心聲淚影》(南海十三郎編)、《念奴嬌》(容易編)、《攪碎西廂月》(麥嘯霞、容易合編)。馬師曾的首本劇目則有《賊王子》(麥嘯霞編;另一說由陳天蹤編)、《苦鳳鶯憐》等。

 

據學者梁沛錦所指出,由1935至38年,很多省港大班均以香港為根據地;這些戲班除「覺先聲」及「太平」外,有「錦添花」、「興中華」等。當時「覺先聲」的主要演員有薛覺先、唐雪卿、上海妹、鄭孟霞、白駒榮、新馬師曾、葉弗弱、小真真、薛覺非、陸飛鴻等;「太平」主要演員有馬師曾、譚蘭卿、半日安、衛少芳、馮俠魂、麥炳榮及呂玉郎等。「錦添花」主要台柱有陳錦棠、關影憐、靚新華、李海泉、黃超武等;「興中華」台柱有曾三多、白玉堂、林超群、張活游等。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後,粵劇仍演出不斷。當時活躍的演員如余麗珍、新馬師曾、陳錦棠、譚玉真、楚岫雲、鄧碧雲、靚次伯、黃千歲、白玉堂、李海泉、半日安、羅艷卿及芳艷芬等在1950至1960年代均在劇壇扮演要角。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冒起的粵劇演員尚有何非凡、紅線女、任劍輝、白雪仙、吳君麗、鳳凰女、林家聲、蘇少棠、梁醒波、羅麗娟、羅品超、白龍珠、歐陽儉等。

 

五十年代是香港粵劇繼三十年代另一個的高峰期,編劇家唐滌生(1917-1959)為不少名演員創作了一批名劇及電影劇本,包括《隋宮十載菱花夢》(陳錦棠、上海妹主演)、《紅了櫻桃碎了心》(陳錦棠、任劍輝、白雪仙主演)、《唐伯虎點秋香》(任劍輝、白雪仙主演)、《帝女花》(任劍輝、白雪仙主演)、《紫釵記》(任劍輝、白雪仙主演)、《再世紅梅記》(任劍輝、白雪仙主演)、《雙仙拜月亭》(何非凡、吳君麗主演)、《百花亭贈劍》(何非凡、吳君麗主演)及《洛神》(陳錦棠、黃千歲、芳艷芬主演)。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靚次伯及任冰兒等領導的「仙鳳鳴劇團」由1956至59年演出的八屆重頭劇目均是唐滌生的作品。唐氏一生編寫了446個粵劇劇目,大概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多產的劇作家。

 

李少芸在1950至1960年代也有不少名作,包括《王寶釧》(新馬師曾、芳艷芬主演)、《琵琶山上英雄血》(羅麗娟、麥炳榮、鳳凰女主演)及《龍鳳爭掛帥》(林家聲主演)等。這時期的編劇家還有潘一帆、徐子郎、劉月峰、勞鐸等。

 

1965年,任劍輝、白雪仙為門下徒弟陳寶珠、龍劍笙、梅雪詩、謝雪心、朱劍丹等組織「雛鳳鳴劇團」,除演出唐滌生作品外,也演出《白蛇新傳》、《辭郎州》(兩劇均葉紹德編)等劇。由1973年開始正式作定期演出至92年散班,「雛鳳鳴」極受觀眾歡迎,一度成為香港「班霸」。

 

在1960至1970年代,香港其他具影響力的演員有何非凡、新馬師曾、麥炳榮、鳳凰女、吳君麗、羽佳、南紅等;1970至1980年代林家聲、陳好逑、李寶瑩、羅家英、文千歲等演員極為活躍;林家聲更被尊為「薛派傳人」,首本劇目如《雷鳴金鼓戰笳聲》、《無情寶劍有情天》(兩劇均徐子郎、劉月峰合編)及《碧血寫春秋》(葉紹德編)均傳誦多時。

 

由1990年至21世紀初,香港活躍的粵劇演員有林錦棠、梅雪詩(二人領導「慶鳳鳴劇團」);蓋鳴暉、吳美英(二人領導「鳴芝聲劇團」)、阮兆輝(領導「春暉劇團」)、梁漢威(領導「漢風粵劇研究院」及「漢風粵劇團」)、南鳳、尹飛燕;文千歲、梁少芯(二人領導「千歲粵劇團」及「富榮華劇團」)、尤聲普、廖國森、任冰兒、龍貫天、李龍及陳劍聲等;陳劍聲也是現任「八和會館」主席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戲曲界別的代表。現時香港只有「鳴芝聲劇團」是具規模的長期戲班。

 

目前香港粵劇演員演出的主要是五十年代創作或改編自傳統劇目的劇本;此外,他們也努力「開山」(即首演)新劇。據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統計,自1995至2003年2月,香港不同戲班共「開山」了144個新編或新創粵劇劇目,當中不少是由香港藝術發局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資助或委約的。活躍的編劇者有蘇翁、葉紹德、區文鳳、溫誌鵬等。

 

過去一個世紀,香港粵劇發展蓬勃,實在奠基於戲曲史上曠古未有的創作自由及百無禁忌的氛圍;盼望粵劇界內外人士不斷努力維護及享用這優良傳統,令粵劇除為觀眾提供娛樂及藝術享受外,也扮演批判社會及為弱勢社群發聲的角色。


(原載於2003年10月《傳統再造》)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