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與舊傳統
文︰麥華嵩 | 上載日期︰2003年10月25日 | 文章類別︰導賞文章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日期︰16/10 - 28/11/200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藝術發展從來不是純粹的直線。我們在瞻前之餘,也不住顧後,甚至重尋先人的履轍,換個取捨的角度,再走一遍。「中國傳奇」藝術節的一些音樂節目,就揭示了幾種傳統與現代的溝通方式。

 

九月二十三日晚,作曲家許翔威登門造訪古琴家謝俊仁,帶來新作《擇善仁心》的樂譜;謝俊仁將和口琴家何百昌在十一月十日和十五日的「香港琴家與琴文化音樂會」合奏這作品。許翔威創作時雖受醫護人員對抗非典型肺炎及首演者都是醫生所啟發,但沒有特意要紀念某事某人,因為「音樂是恒常的、沒時間性的」。他選擇古琴,是因為他認為這古老樂器的音色「清微淡遠」,是「非物質的藥」,也有「道德感」;但那「道德」亦可以是老子的「道德」,聽者不必拘泥於如何欣賞。

 

謝醫生將樂譜看過一遍後說:「這裏面有些非傳統的彈法與細緻處理,其實都是傳統古琴音樂已有,不過給許翔威放大了。他很注重古琴的特色,不只當它是又一件發出聲音的樂器。」本身有彈古琴的許翔威聽了就說,他不想以摧毀傳統來創新,也不想「劃定古今」。

 

器樂家往往和謝俊仁一樣,認為作曲家即便要偏離傳統,也得在作品中活用、表現樂器的固有特色。中樂組合「龢鳴樂坊」的成員盧思泓,就覺得一些受西方作曲訓練出身的現代作曲家寫給中樂器的音樂,沒充分發揮到樂器的獨特潛質:「他們只當二胡是小提琴、笛子是長笛、笙就是風琴。」但盧思泓其實樂見西方音樂精神滲進現代中樂,儘管中西樂傳統相異很大,例如西方音樂較重視不同聲部線條的合奏,傳統中樂合奏卻是各部線條很相似的。「龢鳴樂坊」在十一月二十八日舉行的音樂會,也是現代華人作曲家音樂節的節目,作曲家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海外的華人,演出的作品都受中國傳統文化啟發,例如寓言、哲理、書法等等。「龢鳴」成員說個別創作頗為難明,也不一定每一首都很能利用中樂器的個性,但就特別喜歡香港作曲家陳慶恩的《古道西風》。

 

並非人人都像「龢鳴樂坊」的年輕演奏者般喜歡試奏新作,有些中樂演奏家只專注傳統曲目。曾跟謝俊仁學過古琴的作曲家陳國平說,像他老師那樣對新音樂持開放態度的古琴家並不多,但其實「古琴很適合新音樂」。陳國平給謝俊仁及另一位著名古琴家蘇思棣寫的《從前面》,跟《擇善仁心》一樣,都是「香港琴家與琴文化音樂會」的曲目。《從前面》分三部份,代表作曲家對古琴音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看法:第一部份是傳統古琴名曲《流水》,將由謝俊仁任獨奏;然後是謝俊仁、蘇思棣、陳國平用古琴合奏的原創音樂《三角洲》,其中會有些陳國平自言「不合『傳統』規格」的音樂;到了接下來的《慢流八方》,演奏者將離台,台上只剩下三台古琴,但會有揚聲器播出經電子技術處理過的古琴聲音,寓意作曲家對未來音樂藝術的一些想像。

 

陳國平自小接觸各種音樂,從南音到貝多芬交響曲都一概聽進腦裏,中西音樂的種子都播在心中,雖然他年輕時主要還是崇洋的。後來他到美國唸書,無論爵士、搖滾、古典和前衛音樂都玩,但到做博士研究時,卻選擇比較古琴、琵琶與結他的聲波特色。他說:「我一向覺得古琴聲音很『過癮』,也喜歡『古琴音樂』背後的哲理。古琴音樂的表達方式、豐富音色和變化空間等等……推翻了西方音樂在美學上的一些定位。」現在很多人愛掛在嘴邊的跨文化創作,陳國平自言一早就在嘗試,也沒有自覺地當是一回事。倒是近十年左右,他發現他會不由自主地在音樂中表現出中國傳統風味。他認為混融現代與傳統不能刻意;刻意的「中國化」,只會弄得不真誠。

 

在十月三十一日到十一月二日上演的「瘋祭舞台」製作《七重天》裏,陳國平的原創音樂將混融前衛、流行、藍調、新紀元,甚至山歌,其中有預先錄好的電子聲音、有為演出者度身訂造的悅耳歌曲,也有將「刺耳」的無調性音樂漸漸混入街市叫賣雜聲的有趣效果,更需要陳國平等六位演奏者的現場即興,與舞台演出「jam」。編劇和導演何應豐的七個抽屜與家族故事,他對人世中種種「七重天空」的凝念與逸想,都是與一眾演出者合作產生的「完全劇場」的一部份。

 

在內地土壤植根的作曲家,可能比陳國平、許翔威等於香港長大的作曲家,對民俗文化有更難捨的鍾愛。例如「中央民族樂團」在十一月七至八日演出的《中華樂府畫廊》,所奏內地出身現代作曲家的音樂,靈感與素材從遠古岩畫到民間年畫、從西部與河南民謠到西域曲調都有,比起本文之前提過那些受中國精神文化啟發的作品,又多幾分泥土味。「傳統」既是沉甸甸的包袱,也是豐饒的寶庫,大家不覺壓迫和牽絆的話,就可以各取所需,構築自己的「現代」。


(原載於2003年10月《傳統再造》)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麥華嵩,香港出生、長大,近年居於英國,於劍橋大學任職教授。大學畢業後愛上寫作,曾於香港不同媒體發表關於古典錄音及本地演出之評論與導賞文章,現時為香港《Hi Fi音響》雜誌撰寫古典音樂專欄。著有藝術欣賞隨筆集《極端之間的徘徊》、古典音樂小史及隨筆集《永恒的瞬間》、散文集《眸中風景》、小說《海角‧孤舟》及其他散文集與小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