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新視野藝術節」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多個結合新舊傳統與東西文化的跨界演出都已相繼登場。要數近年於亞洲致力探索跨文化協作演出的表表者,閉幕節目《藝記》的構思及導演王景生,絕對是其中一員。
《藝記》構思及導演王景生,早於1988年已成立「劇藝工作坊」 (TheatreWorks)—— 一個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國際表演團體。透過與來自不同地域、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工作者展開對話及合作,尋找一種新的跨文化演出美學。
跨越種族文化
王氏更於1992年獲頒獎學金到著名的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修讀碩士課程,主修跨文化演出。其新作《藝記》延續他對傳統表演藝術的關心,以及實驗前衛與傳統並置的表演模式,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賞經驗。
藝伎是日本文化中一個重要符碼,透過這歷史悠久、別具特色的表演藝術,我們可窺探當中所引伸出來的性別、長幼、貧富等差異與矛盾。王景生一向對存在於各種文化之間的誤解及其氛圍特別感興趣,藝伎這一題材,正好讓他好好處理及發展。
探討野心不小
從演出的中文名字「藝記」,已隱隱看出王氏的心意:《藝記》這製作志不止於述說一個有關藝伎的故事,而是一個有關藝伎的「藝(術)」與「記(事)」。整個演出野心不少,特別請來多位各自在不同藝術範疇都已獨當一面的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當中包括多屆奧比獎得主嘉倫.肯戴爾(Karen Kandel)、著名歌舞伎男旦五條雅之助、三味線名演奏家杵屋勝芳壽,以及電子音樂怪傑山中透,實在是一次難得的跨越東西地域、無分種族國界的演出實驗。
尊重各種表演
《藝記》的敘事形式以類似說書的形式推展,透過嘉倫.肯戴爾分飾不同角色,配以當代西方表演技巧述說一段段有關藝伎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勾勒出藝伎的不同面貌。每一個段落之間,穿插歌舞伎及傳統舞踊表演,還有短歌吟唱,各樣表演方式紛陳之餘,卻又能夠從它們的矛盾中見和諧。王氏嘗試把不同的藝術並置,尊重每一種表演的傳統及特色,絕無刻意顛覆與重構傳統。雖然出來的表演效果人言人殊,但這總比一些打正旗號「破舊立新」的跨界演出更勝一籌。
著名的表演研究學者Richard Schechner曾指出,像《藝記》這類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一同參與的表演,大致可分為3大類:跨文化(Inter-cultural)、多文化 (Multi-cultural),以及最後的共融(Fusion)。
「多文化」演出只是把多種文化並置,而「共融」則是指把多種藝術文化特色融合為一,但三者之中卻以「跨文化」的藝術價值較高。此類演出必須呈現各文化間的矛盾與差異,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美學。
至於《藝記》是否真正的「跨文化」表演,看官不妨到劇院親自引證一下。
怎樣欣賞?
肢體超越性別
說到跨界,《藝記》中跨越的界限又豈止東西方(演出者)及傳統與前衛(音樂)?劇中涉及的種族和性別關係,也是跨越表像的。王景生於劇中運用了布萊希特戲劇的離間手法,以極簡約的舞台佈置、演員在台上換裝╱妝等,把藝伎演出中「扮演」這個重要元素,以外在的方式呈現出來。擁有非洲血統的嘉倫.肯戴爾從不同人物的角度去述說有關藝伎的故事;五條雅之助則以其男兒身演繹藝伎的嫵媚,二人一舉手一投足也盡見功架,觀眾看到的已超越表面上的膚色及性別差異,直接去感受從角色的身體及言語演繹出來的藝伎二三事。
(原載於17/11/2006《明報文化版》)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