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3D(三維立體)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娛樂影像的大趨勢,不少電影公司都樂此不疲地攝製3D電影,甚至把已經拍好的傳統2D影像以後期製作方式轉成3D版推出市場,務求為觀眾帶來更大的視覺快感,吸引更多追求新鮮刺激的觀眾入場。但於劇場內的現場表演,本質上已經超越4D(包括氣味、甚至觸覺),我們又有甚麼創新科技去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劇場體驗呢?
其中一項於劇場內常用的科技是數碼影像投影,而且隨著電腦的運算時間越來越快,不少演出也嘗試以即時的互動影像融合現場演出。例如年前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展出的互動影像裝置《痕跡》(Traces)及在演藝廳上演的舞作《賣命引擎》(Mortal Engine)(兩者分別為2008年及2010年「新視野藝術節」的節目),皆是把互動投影科技融入劇場的例子。
同樣有參與兩者的電腦程式設計的德國藝術家費達.韋斯(FriederWeiss),今年將第三度參與「新視野藝術節」,不過這趟演出卻不只會在視覺上變魔法,他還會聯同來自柏林的多媒體藝團phase7performing.arts的其他成員,把費爾德曼(MortonFeldman)與貝克特(Samuel Beckett)共同創作的實驗歌劇《空》(Neither),打造成全球首齣三維立體聲歌劇,把3D概念應用到劇院內的聲音播放技術上。
發表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空》由美國作曲家費爾德曼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只有八十七個字的詞來譜曲。跟傳統歌劇不同,《空》沒有起承轉合的敘事,也沒有明確的場景指示,亦沒有對唱、對話。詞的內容彷彿是貝克特對人生存在的某種狀態的游思,描寫光明與黑暗、聲音與寂靜之間的「空」。
費爾德曼的音樂也因此非以傳統譜曲的方法去配合文字音韻,而是根據文本的意思與意象去營造一個聲音的氛圍。他利用不協調的和弦與現代的配器手法,譜寫出一段段重複的段落,又只安排一位女高音,將全劇的文本在極高音的旋律伴奏下唱出,形式上緊扣文本的實驗精神。
在這齣非一般的前衛歌劇面世三十五年後,德國藝團phase7performing.arts決定以最新的視聽科技,一新今日觀眾的耳目。屆時香港文化中心劇場的中央位置,將會搭建一座發光的玻璃立方裝置,女高音演唱家將全程於裝置內演唱;而觀眾席則圍繞裝置擺放。演出期間,互動數碼影像既會投射到中央演台與歌者身上,製造不同效果與分身等錯覺。此外,觀眾亦會看到光影文字在他們的身上遊走。但數最厲害的,是製作團隊將要在劇場四周放置六十多個揚聲器,以等距方式圍繞整個觀眾席,營造出一個完全包圍觀眾的聲音領域。
稍為對聲音傳遞有認識的,都會知道不同的室內空間佈置與裝飾物料皆會影響聲音反射,往往令聲音的質性改變。就算是專人設計的音響鑑賞房間,也多數只能在某些位置欣賞到最佳音質。然而在劇場內增加揚聲器數量,就能增加音源,令聲音覆蓋範圍更廣、更均衡,使每個座位上的觀眾都能欣賞到差別不大的聲音效果。
《空》的演出還應用了最新的數碼聲音定位系統,突破管弦樂團只能藏身樂池的傳統概念,利用電腦軟件模擬出整個樂團,在演出中穿梭往還。觀眾置身其中,將可以耳朵體驗整支管弦樂團在你身邊來回演奏的效果;又或者眼看劇場中央玻璃裝置中的歌者引吭高歌,耳朵卻聽到她的歌聲在你背後低吟…...
當然,新科技的確能夠為劇場表演帶來嶄新的感官震撼,但當中如何跟演出內容有機地配合,使觀眾在虛實之間獲取更多趣味,就非得進入劇場,親自體驗一下,才能作出討論。然而肯定的是,phase7performing.arts延續了當年費爾德曼與貝克特顛覆歌劇的實驗精神,大膽地以創新視野加先進科技去詰問「空」的存在狀態,實在值得欣賞。雖然我並非音響發燒友,但是我現在已經十分期待11月可以到劇場去親身「聽」證《空》的六十多個揚聲器所帶來的環迴「實感」了!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