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扎特的鬼魂流連在駱克道與蘭桂坊之間!」——評香港歌劇院「魔笛」
文︰Jonathan Ho | 上載日期︰2010年2月3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魔笛 »
主辦︰香港歌劇院
演出單位︰香港歌劇院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日期︰5 - 9/11/2009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香港歌劇院聯同國家大劇院並挪威歌劇院(Den Norske Opera & Ballett)聯合製作莫札特著名歌劇「魔笛」(The Magic Flute),並由本地歌劇天皇莫華倫伙拍陳平與佩爾.拉森(Per Larsen)聯合監製此次演出,演員與歌唱家陣容更是巨星雲集。計有黃英、Inna Dukach、Bruce Sledge、Eric Margiore、Ekaterina Lekhina、Mimma Briganti等一眾歌劇明星聯同香港歌劇院合唱團、香港管弦樂團在芬蘭指揮大師Jari Hämäläinen指揮及劇界名導演Paul Curran執導下,於文化中心大劇院一連演出五場。誠然莫扎特這套獻給親兒的作品,不論在音樂創作故事內容,以至人物性格,角色互動方面,皆充滿西方童話的斑爛色彩。觀眾在欣賞劇中人物經歷一場又一場充滿魔幻般的歷程與共同見證兩對男女主角終成眷屬之餘,更可沉醉於莫扎特的音樂世界當中。確然,莫扎特的音樂才華皆可在「魔笛」的樂曲安排中全面見證,其中既有夜后、Pamina的花腔、Sarastro莊嚴的男低音、Papageno與Papagena諧趣美妙的Duo;另一方面莫扎特考妙的從二重唱層層重叠至四重或五重唱的超凡作曲藝術更在此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故事內容方面不論是英雄救美、兄弟同心、浪漫愛情等童話情節以外,更在諧趣嬉遊的意大利喜劇元素中、滲入傳統德國「共濟會」精神,難怪每次欣賞完「魔笛」之後皆令人身心愉悅。

 

 

香港歌劇院今次上演的「魔笛」,在音樂演繹方面,各位中外歌劇明星聯同香港歌劇院合唱團並香港管弦樂團,在指揮Jari Hämäläinen帶領下的確為香港的樂迷帶來極富水準的音樂享受,而台上各演員的演技及歌劇團的佈陣列隊,亦有極高的專業質素。然而,筆者對導演Paul Curran的演繹手法則有所保留!西方的童話故事卻在過時的「東方色彩」下呈現,難免令人有點不倫不類之感!而這一種演繹手法上的落差,對於一個專業演出團體來說更是責無旁貸的失誤!

 

下文將就筆者對莫扎特「魔笛」原劇的認知及今次演繹的手法,作一對照與分析﹕首先,今次演出是「德語演唱」但「英語台詞」!已令人摸不著頭腦!原劇以德語寫成,大部份的世界級歌劇院在上演此劇時,亦大多忠於原劇本以全德語上演。今次演員歌唱家陣容與cast方面,位位皆是專業歌劇名家,全劇以德語去演,根本不成問題。再者,香港觀眾的賞劇資歷,根本不是需要導演作出「遷就」!更何況全個演出皆附有同步中、英語字幕,導演此舉實在看低了本地觀眾的賞劇能力吧!另外,根據原創劇,其中「三男孩」(Three Boys)是莫扎特特別為童聲高音(Boys Soprano)而寫,因為「三男孩」既代表著理智及良知,更與大祭司Sarasto清教徒式的信仰同出一源,西歐的歌劇院皆會忠於原劇本,邀請童聲合唱團的男孩去演劇中的「三男孩」。如著名的Tölz Boys Choir和Vienna Boys等。香港是否缺乏出色的童聲合唱團?筆者不太清楚,可惜筆者三次在港欣賞由香港人製作的「魔笛」中(前兩次是演藝學院製作)不知為何劇中的「三男孩」皆由女演員飾演?退後一步,若因人材缺乏等製作問題而需要把「三男孩」的角色由女演員反串男孩演出仍可勉強接受,今次這套「魔笛」的「三男孩」竟然是三位甚為性感、身穿三點式舞衣、頭戴銀色閃髮及長銀指甲、貌似Go Go女郎的女演員演出!實在令人胃口大倒!導演更將大祭司Sarasto神殿的三道聖典﹕「智慧」(Wisdom)、「理智」(Reason)及「本性」(Nature),設計成彷如灣仔駱克道的酒吧和Disco入口一般,更令人懷疑導演是否理解莫扎特設計Sarasto神殿的原意!

 

不知道導演Paul Curran對東方文化情有獨鍾,還是想討好華人觀眾,全劇皆充滿相當濃厚的東方色彩。如第一幕追吃Tamino的巨龍變成「舞龍」、Tamino在聖殿前吹奏魔笛時,引來的小動物是中國的「十二生肖」等。筆者並不是反對這一種演繹手法,祇不過導演及製作人員在決定以東方文化作為呈現時,有否對東方文化歷史作深入的探討及充足的資料搜集,實在成疑!如Sarasto看似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潤發的翻版,而且披頭散髮!自古以來,中國人披頭散髮者,是處斬死囚!終場Tamino受封的冠冕,卻只是清朝小兵的軍帽!全劇的東方色彩仍然停留在60年代初關南施的「蘇絲黃的世界」的時代!劇中角色人物彷如遊走於灣仔駱克道酒吧,與中環蘭桂坊的Disco之間!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今次「魔笛」的製作班底祇是外國的劇團,則前述的落後過時東方印象,尚算是無可厚非!但看一看今次製作班子的陣營,其中國家大劇院及香港歌劇院,皆是華人班子,他們知道Paul Curran這一套過時的東方演繹理應指陳,而作為華人的製作班子,更應平衡西方神話與東方色彩兩者的呈現,而不應祇盲目跟隨導演這一種演繹手法。演繹手法與創作思維當然可以天馬行空;然而,在演繹前人經典作品時,亦應尊重原作者的創作原意,而在考慮以別國文化背景作呈現手法時,亦應對該文化背景作深入研究與資料搜集,日劇「大奧」、韓劇「大長今」與無線電視劇「宮心計」、「金枝慾孽」在歷史背景研究與資料搜集方面皆下了不少功夫。電視劇集製作尚需要如此,何況是大型歌劇製作?!期望下次香港歌劇院在製作以西方耶教為題的作品如「彌賽亞」或「耶穌受難曲」時,切勿以中國廟宇作場景或歌唱家、演員等不要穿上道士袍來演唱!則為香港觀眾之福矣!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釋迦世尊、霍達昭、Phillippe Gaulier 學生,達賴喇嘛、蘇軾、Leonard Bernstein Fans, 人材培訓與品牌形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