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38屆藝術節的格杰夫與「馬林斯基樂團」3月27及28日的兩場節目。本屆藝術節不乏大型的舞台劇和音樂節目,馬林斯基的兩場音樂會更是當中觸目及令人期待的重點節目。藝術總監及指揮格杰夫更是世界頂尖指揮家之一。除主理「馬林斯基劇院」,亦與多個知名樂團合作,自2007年起,兼任「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首晚以歌劇演唱會為主,尾場則是全俄羅斯作品,兩晚節目提供完全不同的選擇,編排理想。華格納的歌劇篇幅宏大,難望在港上演,今次「馬林斯基樂團」帶來聯篇歌劇〈指環〉的第二齣〈女武神〉的第三幕,陣容相當。飾布倫希達(女武神)的女中音奧爾加‧薩沃娃聲線有力但不過硬、音質通透,有近女高音的力量和傳送力,表現了一位正義、勇敢而溫純的女英雄形象。女高音葉卡特琳挪‧希慕諾維奇的西格琳達的唱段亦優美。飾諸神之首沃坦的男低音阿雷西‧塔諾維斯基出場與歌聲均有懾人力量。他的低音變化除著劇情發展逐步呈示不同效果,由地位超然,權威不能犯的神隨著女兒的申辯而軟化,最後雖仍要懲罰布倫希達,但卻以父親的身份和口吻表達惋昔和無奈,全程在不著痕跡中表現出不同聲音造型的戲劇效果。樂隊在指揮的控制下,帶領觀眾進入華格納的歌劇世界。開始的一段眾神為助女武神逃走的樂段與氣氛十分有力和緊湊,八位女高中音在氣勢逼人的音樂下亦有力對抗。樂組在指揮手中營造出緊逼的張力,其後接近室樂的規模又是另一效果,全曲編裁出色。相對地,上半場的〈羅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及〈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棱角較多。
如果說第一晚樂隊的表現只算熱身,第二晚的演出應令人叫絕。儘管〈女巫巴巴亞加〉十分短,樂隊已予人如甜品的可口,普羅科菲夫的〈D大調第一交響曲〉在格杰夫手中顯得輕盈美妙,弦樂跳脫光亮,奏出非凡神釆,全曲一氣呵成,表現出動人的韻律。壓軸蕭斯達高維契的〈C大調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編制龐大,注解亦多爭議。正如指揮所言,若視之純為表現政治的作品,便會失去其音樂本身優秀之處。或者基於這種理念,格杰夫非常著重每章、每個主題、每個環節的處理。不少指揮,尤其大型作品,以交融極致為理想演繹,格杰夫則不然,他著重突出每個樂組應有的獨立音樂效果,在這之上再發揮相互的競逐對答。在格杰夫的經營下,「馬林斯基」的樂手好像變了魔術師,弦樂固然,木管、銅管線條分明,音質豐滿、音色顯然比頭場光潔。在龐大結構中,整體佈局依然井井有條,首章的12段變奏在他的處理下,簡單處絕不加添半分音響,複雜時則盡其迸發驚人力量。這也是全曲的特色,至於全曲是否奏得略長,筆者認為無問題,重點是節奏分明,主副動機清晰,在適當位停頓更能讓觀眾細嚼樂曲的情思情味。
綜觀兩晚演出,首場的歌劇部份難免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上半場樂隊亦見瑕疵,但尾場具爆炸力,發揮比前一天精采、精練,尤其指揮的功架進一步教人欣賞到高層次、高水平的演奏。格杰夫與「馬林斯基樂團」演出上乘,整體演繹的出色掩卻個別器樂的小參差。
同時看了26號晚由格杰夫領導「馬林斯基歌劇團」演出布列頓的歌劇《碧廬冤孽》。有別於一般意大利/俄國歌劇,《碧廬冤孽》是少數以英語演出的作品,加上分場多,編制接近室樂演出,劇場味濃厚。內容更涉鬼魂,且在角色分配上,不但女多男寡,且有小孩角色。在以上種種異於一般傳統歌劇的特色中,反而是善演大型歌劇的「馬林斯基歌劇團」的一項挑戰!
舞台所見,主景以移動板塊來變換環境。佈景、服裝及燈光色調灰黑為主,雖合主題,但在視覺上一片冷調便有點沉悶。上半場活動佈景偏多反不及下半場的氣氛濃厚。女教師(女高音索洛維耶娃)與管家格魯斯太太(女高音舍普琴科)或鬼魂杰素小姐(女中音索科洛娃)或鬼魂男僕昆特(男高音伊利希尼科夫)都有較多的對唱或二、三重唱,劇力較強。另外童聲邁爾斯(帕維爾‧祖博夫)的演出亦有較有力和內心的描繪,不過在眾多成人歌聲中,祖博夫的表現力稍弱。儘管其他演出者的聲線、音質與技巧都具水準,但整套致劇沒有一首令人印像深刻的歌曲,而以英語演出並非演出者的強項;加上人鬼的驚慄和懸疑的氣氛在抽象的劇場形式中實難緊扣觀眾情緒,都令此劇該有的吸引力大減。反而《碧廬冤孽》的音樂層層遞進,音樂優美。在格杰夫的率領下,馬林斯基樂團表現了室樂的「聲響世界」。木琴、鋼片琴、鑼與豎琴的組合在弦以外營造出獨特氣氛,及而勝過台上演出。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