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舞躍中西》瑕瑜互見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11年10月31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節目︰舞躍中西 »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世界文化藝術節)
演出單位︰中國國家芭蕾舞團 »
地點︰中國國家芭蕾舞團
日期︰20/10/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為今年「世界文化藝術節」打頭陣的「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這次一口氣為香港觀眾帶來了三晚節目,除了譽滿中外的革命樣板經典《紅色娘子軍》及《天鵝湖》這齣西方經典外,還有《舞躍中西》這場包括十五段不同舞碼精選的表演晚會。

 

雖然《舞躍中西》為今屆藝術節的開幕節目,但其實此節目並非「中芭」特別為藝術節而編排的新作,而是年前為慶祝「中芭」建團五十周年而特別編排的舞蹈薈萃。全晚十五段舞作各具特色,涵蓋中西古今,讓觀眾可以一次過欣賞到「中芭」舞者駕馭不同舞碼的能力與表演特色。然而,可能由於舟車勞頓或是整體排練不足,就當晚演出所見,各舞者似乎未能完全發揮,表演上有欠完美。

 

三大部分各具特色

 

《舞》作為慶祝建團五十周年而編的作品,節目編排上相當有心思。全晚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向中國芭蕾致敬」,包括一段長約十三分鐘的紀錄片《半個世紀的夢想》,以及五段極具中國特色的舞作選段;下半場則有「向世界大師致敬」,帶來七段西方經典舞碼選段;最後「尾聲」部分則分別演出三段由中西經典樂章發展出來的舞蹈段落。三大段落目標清晰,展示了「中芭」建團半世紀的傳承與創新。

 

於第一部分開場時播放的紀錄片《半個世紀的夢想》是典型的主旋律宣傳片,無論是敘事方式與旁白的語調總使人難以忘懷黨與國的偉大,著實有點反高潮。此片在剪接及編排上也有欠組織,不過至少也可以讓對「中芭」歷史發展認識不多的觀眾,了解到舞團的經典舞碼與發展經歷。

 

糅合民族舞與西方芭蕾

 

緊接上演的舞蹈是多年前曾於「香港藝術節」演出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序幕《紅燈舞》與雙人舞。既有提燈群舞,又有京劇架式跟腳尖芭蕾,絕對是中西合璧的精彩示範。之後的《蘭花花》雙人舞和《祝福》第二幕選段,皆極具中國民族舞的特色,特別是手腕動作跟小道具如小手帕的運用都是傳統西方芭蕾少見。三段舞作盡顯「中芭」舞者能夠糅合國家民族舞與西方芭蕾技巧的特色,可是不少群舞段落都有欠一致,令人稍為失望。

 

而隨後選自《梁祝》的《化蝶》雙人舞,舞蹈編排上甚為優美,兩名舞者技巧雖然扎實,可是這支表達二人化蝶飛天的舞段,跳來就有欠輕盈,整體不夠圓潤利落,實在可惜。不過,為此一部分壓軸的《紅色娘子軍》第二場,就叫人眼前一亮,不愧為鎮團之寶之一。

《紅色娘子軍》精彩絕倫

雖然筆者今次無緣欣賞《紅》的足本演出,但單看當晚的十數分鐘片段,已叫人難忘。三十多名舞者力量滿滿,動作乾淨利落,無論是飾演主角還是群眾的舞者,都恰如其分,配合出色的舞台調度,畫面上充滿美感。再加上現場的音樂與演唱,當中的革命熱血絕對打動人心,的確是難得的經典!

 

眾舞者在《紅》的一段中,明顯跳得更有信心與力量。很大程度可能是眾舞者對《紅》的熟悉程度比其他段落更甚,又或者眾人都要一點時間熱身吧。不過即使在下半場的大部分舞段中,默契都未能與《紅》比擬,特別是一些托舉動作,都見舞者稍為吃力,有欠穩定。

 

大師之作驚喜欠奉

 

中場休息過後的「向世界大師致敬」,七段都是西方芭蕾經典,而且編舞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師,包括巴蘭欽、羅蘭.佩蒂、威廉.科西及佩蒂巴等。「中芭」演繹由巴蘭欽編舞的《小夜曲》第一樂章就相當不俗。十多位女舞者在舞台上靈活穿梭,盡顯作品中的變化多端的線條與組合美。

 

之後的《卡門》雙人舞可算是羅蘭.佩蒂的代表作,然而「中芭」兩位舞者跳來卻有欠神韻;《火鳥》選段中,那些群舞段落總嫌不夠力量,不知道是否眾舞者在愛國熱情以外,於自我情感表達上就比較內斂呢?

 

威廉.科西的《多少懸在半空中》雙人舞是整晚比較特別的,因為它可說是當晚唯一一支現代純舞作品。可是男女舞者在演繹科西那些大幅度的肢體動作時,陰柔有餘卻陽剛不足,削弱了作品本來剛中帶柔的力量。

 

《唐吉訶德》盡顯舞者技藝

 

至於《吉賽爾》第二幕選段與《奧尼金》第三幕雙人舞,「中芭」舞者皆表現不過不失,唯欠驚喜。反而為此部分壓軸的《唐吉訶德》第三幕雙人舞就總算叫人眼前一亮。

 

此選段包含不少跳躍與腳尖轉的動作,絕對是舞者炫技的好機會。兩位舞者戰薪潞與盛世東的穩定性冠絕全晚表演,二人合作純熟,各自獨舞片段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高水平的連續揮鞭轉,就令全場觀眾都拍手稱好。

 

到了「尾聲」一段,三段舞作都表現不俗。《拉赫曼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選段跟《協奏曲》第二樂章雙人舞,都跳來有板有眼,乾淨利落,而全晚壓軸的《黃河》第四樂章音樂剛勁澎湃,配合廿多名男舞者的陽剛舞動,的確充滿力量。但綜觀全晚節目,始終只有《紅色娘子軍》一段令人驚嘆,其餘舞段也許是投放在排演的時間相對較少,總是有所欠缺。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