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皮爸爸悲.喜.交.集
文︰草木 | 上載日期︰2011年10月24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脫皮爸爸 »
主辦︰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游藝亞洲
演出單位︰香港話劇團 »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日期︰22-30/10, 1-3/11/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香港話劇團」的《脫皮爸爸》是一個感人的作品。向觀眾問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我們對於上一代知道多少,了解多少。

 

正如「高錕慈善基金」的口號所強調,「腦退化不可怕,只要愛不退化」,要求照顧者有愛。劇中的主角卓也的父親正是一個患者,一向由母親照顧。不過她剛於日前去世,責任便落在卓也身上。但卓也本身也處於一個人生艱難時刻,人到中年,剛被革職,太太要求離婚,又被外遇纏繞。處身其中,他如何還有愛去照顧患病的父親?

 

生活的困難當然影響照顧者可以付出的愛,不過日本編劇佃典彥更清楚,腦退化最折磨人的是病者忘記照顧的親人,關係變得陌生。但陌生的關係並不一定是源於病症,卓也對父親的過去也同樣感到陌生。

 

作為一個身心疲乏的照顧者,卓也沒有甚麼心情去了解父親的一生。既然卓也不可能作出主動,編劇唯有採取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方法,讓每一個人生階段的父親重新活在卓也面前。

每當父親卓二郎把身上的皮囊脫下,一個年輕十年的父親便會走出來,如是者每天發生一次。原來歲月的增長,身上便會有一層新的皮囊,把過去的自已埋藏起來。卓也面對這個脫皮爸爸,最初的反應自然是錯愕,不過他也處處表現對父親們的關心,父子之間也當然有矛盾。最後他不單加深對父親的認識,了解自己,也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一個家庭是社會國家的縮影,佃典彥關心的不只是父子關係,而是父親經歷的時代。由參戰到戰敗,由盲目的軍國主義到全盤否定,接受美國的自由主義。因為日本工業發展,卓二郎成為大企業的承包商。這是日本人的集體回憶,也是屬於人民的公共歷史。今年年初我曾修讀一個日本的歷史課程,當日籍老師談到近代時,她便和我們分享她父母的經歷,開始明白日本戰後文化的衝擊,也更明白卓二郎如何從一個為國捐軀的神風特攻隊隊員,到一個愛聽西方流行音樂、生活放蕩的人。

 

能夠感動人心的演出,最重要的從來都是作者的心,貫徹始終的是對父親一代的關懷。在天馬行空的劇情中,角色的塑造卻異常的真實,每一個反應和對話都以角色的性格來撰寫,從而令人與人的關係變得實在和真摯。

 

導演司徒慧焯做了一個最好的決定就是刻意保持原著風貌,不作本地化,連日語歌曲也作保留。經過年初的東日本大地震和核輻射意外,世人感到動容的是日本人對家鄉的不離不棄和秩序,顯露日本人獨特的民族性。一個充滿日本文化和社會歷史的劇本,本質上是不可能改編。作為本年度的喜鬧劇最佳導演,司徒慧焯的功力當然不容懷疑,不過本劇相信是他向難度挑戰之作。既保留劇中直迫日本漫畫的荒唐,演員又要做到真實的誇張。其中一例是卓也用太太帶來的離婚協議書摺飛機,這些都是平常人心中所想但又未必會做的事。當然最難的始終是如何抓緊全劇的感覺,喜鬧劇一般只有結尾當大家平靜下來,才開始觸及劇中的微言大義,但本劇要求的是悲正劇的人生探索和喜鬧的元素要緊密結合。

 

故事只有一個場景,就是卓二郎的家,一個堆積歷史感情的家。記憶所及,多年以來的觀劇經驗,也沒有一個如此真實的家。一個傳統和室的設計,有父親休息的榻榻米、圍坐的坐墊及茶几,一角有母親的靈位。不過最重要的是後面牆壁種種舊式家庭電器和掛上的家庭用品,看似混亂但結果是出奇的和諧,每一件物件都是家的故事一部分。獨立看來,很多物件並沒有在劇中有任何作用,但它們的總和卻是最真實的家。每一件電器,不單代表日本工業的發展,也是香港人上一代生活提升的標誌,是共同的生活經驗。另外一個佈景特點是那片窗戶,外面可以看到一棵樹。當演員用蟬來比喻脫皮時,豐富觀眾的想像和宇宙性。相對於佈景的主導,燈光是眾多設計中最含蓄,營造的真實讓我們可以漠視它的存在。相信也是這個特性,令它對營造劇中的氛圍有莫大的貢獻。

 

好的演出自然需要好的演員,不過本劇要的是很多好的演員,似乎只有香港話劇團可以有如此多高質素的演員。其中當然有些會搶眼一點,但很多時因為角色的不同,而很難比較,始終都是眾人的共同努力。最值得一提是劇中主角辛偉強,他樸實的演出,甚至令我們忘記他是辛偉強,他讓其他演員有很大的空間發揮。

 

匪夷所思的情節,很容易令喜鬧劇變得失控,為求得到觀眾不斷的笑聲而製造笑位。以我看的首演場,觀眾的笑聲並不算很熱烈。但我覺得是非常成功,證明觀眾和演員都是有質素的,要求的不是即食的快感,而是沈澱的感情。這也許反映《脫皮爸爸》的獨特性,既是喜鬧劇,也是悲正劇,一個不容易歸類的演出,觀眾得到的也是一個獨特的經驗。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