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韻流金嘉美蘭展示活力充沛的傳統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11年11月2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世界文化藝術節)
演出單位︰采碧塔卡樂舞團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日期︰28/10/2011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音樂 »

看了10月28日「游藝亞洲」之《樂韻流金嘉美蘭》。「嘉美」(Gamel)在爪哇語言中是敲擊的意思,「蘭」是助語詞,即樂的意思。早在八世紀在爪哇中部婆羅浮屠神殿的壁畫上已經出現對嘉美蘭的記載。傳統嘉美蘭音樂由大小不同的銅鑼在碰擊或敲打下組成一連串聲音而成,繁複而有秩序。源自不同地區的嘉美蘭略有差異,當中以峇里和爪哇最聞名。峇里北部的布萊倫是克比亞音樂的發源地,克比亞音樂是種活力充沛的嘉美蘭,今次來港演出的「采碧塔卡樂舞團」正是來自北峇里布萊倫地區。

 

嘉美蘭一般由銅鑼、銅片、鼓,笛、撥弦和拉弦樂器組成。樂師會同時敲奏兩組不同音階的銅鑼或銅片,形成物理上的拍頻效應,令聲音略顫抖,音色閃爍。嘉美蘭經常出現在宗教儀式及節日慶典中。此外亦有作為戲劇、舞蹈或皮影戲的配樂。可能是場地的局限或節目的安排,今次來港表演的沒有弦樂樂師。縱然如此,克比亞音樂的強烈特色,在七首作品中完全可感受到此種嘉美蘭的獨特風格和精粹。甫開場的《巡遊行列》由二十一位男樂師和三位女舞者帶來的行列不算大規模,卻可窺探嘉美蘭的特徵,加上吟誦,觀眾可形象地感受節日儀式。其後作品也由二十一位樂師演出。

 

《戰爭得勝》、《新巴拉根珠》、《開場曲》的熱鬧予人耳眼同亮,銅片發出的音階與其他樂器混合,產生濃郁的聲響。《不確定的時代》表現了對傳統藝術的反思,這套世界首演的曲目除了固有的嘉美蘭音樂格式,每組樂器均有其自己的節奏,在某程度上影響了嘉美蘭同步節奏的模式,但並不突兀,而用長笛表現的一段慢樂章在傳統曲式上取得很佳效果。整場節目朝氣勃勃,樂師用如槌子敲打銅片,速度精準,手法熟練,音階一串比一串快行而出,相當活潑而又極為齊整,在高音區中效果更突出,時有滿瀉之快感,但無論速度多快,音調多高,每個音都清脆玲瓏,音階之間仍帶有旋律性而不枯涸。

 

雖然鑼、銅片和鍋鼓(一列十個定音鑼鐘)為主要擊樂,笛子的位置也不容忽視,不論曲目,笛子一直穿插其中,做出緩和、競逐和間奏的功能,而冬鼓手的帶領和拍和一樣精準。看這個節目在欣賞表演之餘,也像看一場音樂比賽,各組樂師互磨又互相融合,精彩又醒神,能做到不出錯,除了長期訓練和合作,各組的帶隊不時以目溝通,舉掌當揮捧,那一點動作除給樂師作指示,亦表現了身體語言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身體語言的力量在連同舞蹈演出的克比亞音樂中,如不可分割的表演形式。《詠頌史詩》和《勝利青年》的舞者年輕、漂亮、穩健、跳出峇里嘉美蘭的傳統形象,在固定的步式上利用手腕、頸肩的擺動,在一般較靜的姿勢中變速。雙腳步式如男性的寬廣,上身則保持女性優雅,雙手張開,手肘高度幾與肩齊,曲臂張指,加上豐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硬朗中不乏柔美,表現一種男女混合,甚至人偶合體的獨特舞種,讓人體驗民間傳統文化的承傳。

 

釆碧塔卡樂舞團的克比亞樂舞保留了民間傳統形式,卻一點不old,根據現場導賞介紹,主要是民間有大量嘉美蘭比賽,加上這音樂通行於多類儀式及表演中,年輕人十分接受。今次「游藝亞洲」選來了《樂韻流金嘉美蘭》正好展示了傳統文化的活力。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