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家蒸發
文︰Obi | 上載日期︰2011年11月25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B家蒸發 »
主辦︰Loft Stage
演出單位︰ie Studio »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日期︰18 - 20/11/2011
藝術節︰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B家蒸發》(And Baby Makes Seven…)於十年前由「一條褲製作」搬上舞台,當時譯名《將D細路趕盡殺絶》;十年後的今天「ie Studio」選擇這個劇本作創團演出,故事自然有吸引之處。

 

《B家蒸發》有一個瘋癲的故事:一對女同性戀人Anna和Ruth欲生養自己的孩子,於是請來男同性戀友人Peter幫忙,讓Anna懷孕;但當這個三人家庭等待新生命的來臨時,他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原來Anna和Ruth一直自行創造和扮演三個孩子,由於這三個「孩子」實在搗蛋,三人協議將孩子「了斷」,重過新生活……

 

這個家庭最初為何會出現這三個孩子,故事沒有詳細解釋,但從情節可以略知一二:

減壓:如懷孕的Anna大發脾氣之後,由Peter帶兩個「孩子」(包括Anna扮演的一個)暢遊動物園;

 

娛人:嬰兒出生後,沒有虛構的三名孩子,飯桌上三人對話何等乏味,直至Peter突然被其中一名「孩子」報復;

 

娛己:如Ruth食三文治一幕,原來乏味的一餐變成Ruth精神分裂式的兩孩大戰。

 

但更加重要的是,編劇以這個非典型家庭來挑戰傳統家庭觀念。傳統家庭觀念包括父母和子女(有人甚至認為,沒有子女便不成「家」)。今日社會基於不同原因甚至有更多不同組合:後父後母繼子女多的是,但仍離不開父母子女的架構。但《B家蒸發》卻更大膽地顛覆這個概念:三人父母(其中男同性戀者跟兩女同性戀者完全談不上愛情)一起養育下一代,還要加上三名虛構的孩子。Peter原本要求殺死虛構孩子,正因為要成熟地建立一個「較健全」的家庭,結果and baby makes seven…──建立了一個七人家庭,是負責任還是不負責任?

 

何為成熟?何為負責任?何為家庭?這只是本劇可以讓觀眾反思和討論的眾多議題之一,所以排演這個劇本一點也不容易。導演必須抓緊每一場的重點,才能持平地將這個非典型家庭的面貌展現,讓觀眾接收、消化以至沉澱。現時《B家蒸發》的演出,尤其是上半部,節奏明快但短促,相信大部分觀眾一時三刻未必能了解三人六角的關係。而幾場重要描寫或建立角色的戲份,如Peter和Anna回憶到旅店時被誤認為新婚夫婦;Anna讓二人摸胸;Peter童年被父親離棄的缺憾等,明快的節奏可能讓觀眾錯失當中的訊息。若能加上足夠的停頓讓觀眾吸收和思考;燈光音響設計方面多花心思協助(如當年一條褲製作的版本,導演將大批毛公仔置觀眾席座位上,故事末段以燈光照射在毛公仔身上,提醒觀眾每個人也有個孩子在心中),演出應該可以更可觀。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