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的縱橫視野
文︰鄧蘭 | 上載日期︰2012年11月22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演出單位︰沈偉舞蹈藝術 »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及大堂
日期︰16 - 17/11/2012
城市︰香港 »
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2012 »
藝術類別︰舞蹈 »

今屆「新視野藝術節」的閉幕節目由沈偉的《世界首演新作:熒》與《限界》作壓軸,筆者看了首場。

 

雖然都以多媒體、跨文化、跨界別作為創作手法的靈感,沈偉的《世界首演新作:熒》與《限界》,以強烈意象和破格形式創作的環境舞作,有別於一般跨藝種作品,科技與空間的運用配合表演埸地的特色,呈現出更廣的視覺和視野空間。兩個作品均是編舞的最新藝術探索的結果。《限界》是去年「美國舞蹈節」委約的作品,而《世界首演新作:熒》則是新視野藝術節委約沈偉為文化中心這個特定埸地而度身設計的演出。

 

沈偉是少數能集編舞、服裝和舞台設計、裝置及錄像創作於一身的藝術家。他本人亦精於攝影和繪畫,加上其自身跨文化的背景,都為他的作品帶來獨特和統一台風格。兩個作品儘管探索方向不同,但表達元素相近,也可視為同一系列來看。

 

《限界》是舞者與科技重組的結合。甫開始,舞台上正中中空位置出現一個比真人體積巨大幾倍的虛擬人體身軀,下面是排列齊整的舞者。流動的虛擬人體不斷扭動,站在台上的舞者時而跟著舞動,似在示範,互相牽連。舞者與影像的互動在其後的段落時而出現,不過這與一般以錄像或激光加入舞作並不相同。背景呈現的多非舞者的即時錄影過程,大部分時間都是一些似未經處理的雜訊,在分割的畫面上出現。就算是舞蹈員身上帶了camera,影像也是凌散的。只有少數是舞者與自身的影像出現。舞者與虛擬畫面的佈局貫徹整個作品。在《限界》看到不止舞者即埸的表演,還有他們與現代科技的合成。一般玩科技會被科技牽著走,《限界》則沒有此弊。人體美和線條美仍然是動作編構的核心,沈偉同時亦避免了一般多媒體運用的嘈吵雜亂,就算音樂的選擇也是採用柔和與靜態的,而顏料的點綴則為舞者添上顏色,濃縮改編版的《限界》可看為在編舞的個人風格上加上縱向元素的作品。

 

《世界首演新作:熒》約三十五分鐘,屬環境舞蹈。演區不是文化中心的舞台,而在大堂,觀眾圍住演區而立,另外上層圍欄和樓梯都是觀賞區,當然持貴票價者可最接近舞者。觀眾可在走進大堂演區,近距離貼近舞者,多角度體驗作品的特質。這種觀賞形式相信為大部分觀眾帶來嶄新經驗,作為「新視野」閉幕節目,足見藝術節的安排和心思。

 

如果說《限界》是編舞在其個人風格上加上縱向元素的作品,《熒》屬編舞在個人風格上橫向的探索。文化中心大堂分為十個演區,地上有畫了圓和不規則的舞區及透明箱和斜台,舞者在這些區域遊走,獨自或群體演出。有人把身軀穿在橡筋網內,做出各種姿勢,有人在池內與球體互擁,有人利用身體為箱子染色,有人在狹小演區中與一束髮絲共舞,展示了一種橫向宛延的風景。筆者在這環境佈局體驗到中國文化中之遊的美學的特色。遊走演區,如走進中國園林,過了一彎便來到一個新景點,回頭望也可在不同角度看之前景物。編舞自小習戲曲,是否有意取道,還是無心插柳,都反映其審美眼光。至於舞者,獨舞或共舞亦以人體線條運動出發,無論苦樂,都表現出雕塑美。雖然演區多、韻律廣,和諧是其中重要的處理,統一所有元素。

 

球體與顏料為重要道具。沾上顏料的球體滾過地面,留下痕跡。舞者不時「加油」,地面、箱內與斜台與舞者接觸後均留下色彩,由淡轉濃,累少積多,顏料混合構成不規則的斑條,猶如潑墨一幅,舞作完結,畫作誕生,延續創作人自身的愛好和所長。沈偉把人體、顏料、雕塑、空間、科技等元素注入《限界》和《熒》,把舞蹈、繪畫、攝影合而為一。觀眾可自由選擇那個畫面為起點和終點,看人看畫,還是科技的合成,我則在人離開後還忍不住觀賞斜台上的「人體染色畫」。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藝評人、文化工作者。曾當市場推廣工作,近年專注文化及藝術之推廣,評論範圍涵蓋戲劇、舞蹈及音樂節目;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