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悠,聲音繁富多彩,人卻往往迷失於亮麗的樂音中,忽略最原始的,與自然共生共依存的節奏。鼓音之所以直接能撼動人心,源於其樸實純粹的性質,與心臟的跳動類同,能引導人自然投入其中,參與其起伏跌宕的過程。《時間之外》雖然是一場以敲擊為主的演出,但所表演的並不是敲擊的聲音,而是敲擊前後將一切凝定淨除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場以「減」為主要手法的演出,將樂音還原至最原始的節奏,將敲擊的動作延宕,及一切元素減省至最必要的位置,在鼓動中營造無我寂靜,超脫時間之境。
以有聲說無聲
表演中有不少鼓聲大作的場面,然而,其目的並不在鼓聲,而是在節奏本身。〈大驟雨〉一幕中,衆人在雨聲中擊鼓,從急到緩,從緩到急,動作與敲擊方法有規律地相應,綿密而絲毫不強悍,如延綿的雨聲。〈漩中渦〉亦體現同樣的場面,在衆人一邊擊鼓一邊交錯,背後的漩渦投影亦時而成圓時而成線,低沉延綿的鼓聲形成悠遠的節奏,營造浩瀚而古老的宇宙的意境。猶如窗外雨聲越大,人卻能越能感受到平靜,兩幕都能以簡單的畫面與重覆的鼓音,營造自然存在已久的節奏,引導觀衆投入廣闊無邊的空寂中,回歸自身,感到平靜而安穩。
〈千江映月〉亦有同樣的節奏,但這一幕中,畫面營造得更為細緻。在鈴與鼓的有律的音韻中,一群舞者以重復向上到向下的姿勢,動作簡單卻有意味,彷彿與天地相應,徐徐左右舞動,投影在如鏡的地面上,配合投影中偶爾閃過的舞者波光,如江中月影粼粼,平靜有致。所謂歸於寂靜,或許並非「空無一物」,而是事物雖然存在,只是我已經不為物所移,共同投入於宇宙自然古老的節奏中。
〈涉空而來〉是動的一幕,各人手執樂器徐徐行出,卻不急着敲打,反而如自然生物探索漫遊於四周般,念之所至,才崢然發出一下敲擊樂聲,更顯四周的空寂。隨後越來越多樂者手執樂器進入畫面,同樣地,敲擊的聲音多是動念而偶爾為之,大量無聲的動作卻仿佛為寂靜添上音樂性,視覺與聽覺融合成韻律;而每個演奏者各有位置,協調出一種內在節奏,恍如夜裏的蟲音,安然地交織出寧靜的樂章。過渡至〈蝕〉中時,更從動歸靜的意味更是明顯,前幕中手執竹竿的舞者在舞動時還躁動着,拍打地面發出聲響,到〈蝕〉中,衆人開始因為日蝕而失控時,舞者卻像唯一清醒的人,竹竿的力量也不再傾瀉於地面,反而無聲地舞動着,從外以內將力量歸納於自身。
〈時間之外〉一幕中,動中歸靜的效果最為強烈。在一個又一個銅鑼吊下後,舞者將身體重心放低,並不急着敲打身旁的銅鑼,反而專注於自身的每個動作,無論是旋轉,凝定,後座,都用一種自覺地緩慢速度完成,才去敲打那一聲幽遠的鑼聲,展現對樂音的崇敬。到樂音漸快,舞者更放下了敲打的行為,純粹以身體旋轉,如銅鑼有大有小,舞者的動作錯落,體現各自的內心節奏,有些較從容,有些較急促,統一舞者動作的,似乎並非訓練,而是長久造就的心靈默契,這種默契正能引領觀衆進入無我無時間的境界,如一場寧靜的默想,到最後武者消失才突然醒覺,還原至節奏紛亂的塵世。這種不強求形式劃一的隨意性,反而更讓人更能體會到超脫限制的自由。
全個演出以動襯靜,以光襯暗,所包含的元素越是增加,卻越顯得簡約,因為這些元素有一個統一的風格,就是把動作、畫面、音樂回復到最原始的風格為依歸。雖然以敲擊為主要形式,但敲打只是為了展現不敲時的內心過程,如何在這個過程中透過儀式性的重復的動作,淨空雜念,才是整個演出展現的主體。以黑色為主體的舞台設計同樣出色,亦是運用減法的美學——舞台上多次運用黑幕把投影切分成細長的正方形狀,並以多次以暗淡的光線營造大量的黑色的留白;每幕完結時,人漸漸消融於其中,凸現虛無本質。以減法追求的純粹樸實的美,正是讓觀衆從中得到澄淨的所在。
老者的「加」
在上述以減法造就的世界中,老者帶着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貫穿全劇。在各個場面中以笑聲,吟唱,甚至現身穿梭,令人聯想起山水畫中,悠游於天地穿梭古今的笠翁,意圖增添古老幽遠之意味,增加連貫感。但在衆多場面中,每個元素均非獨立出現,而是互為作用,共同構建出「無我」境地,老者卻帶着強烈的主體「我」的意識縱橫,難免如同平行世界般,令兩者獨立於彼此。其實在營造世界宇宙變幻的場面中,各種元素已經協調成一和諧場面,無需要連貫的主線,觀衆也自然能投入其中,此時出現一個明顯的「他者」或「旁觀者」,反而讓人有種說得太多之感。如能增加兩者的聯繋,而非將老者作為一個超脫的角色,可能效果會更好。
《時間之外》成功以重覆而有意味的敲擊樂音,在舒緩的動作中推進,配合玄黑中滲透光芒的投影,及地板上如波光起伏的光影,以減法將觀衆的五感聚焦於平靜之節奏中,投入無我之境,超脫自身所在被時間限制的空間。惟老者角色的出現,雖然是貫穿全劇的線,有表達「悠遊於天地之間」之意,但對於觀衆來說,在投入無我之境以後突然有一個超脫的「我」出現,卻是一種「減」以後的「加」,如能將老者的位置安頓得更好,必能將全劇的感染力帶到更深的層次。
觀賞場次:2012年10月19日,7.30 p.m.;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