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不莎翁,問題就在此——看 莎翁的情書
文︰星池 | 上載日期︰2012年2月6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莎翁的情書 »
主辦︰Theatre Noir、香港話劇團
演出單位︰Theatre Noir »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日期︰3 - 14/2/2012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演期橫跨中國元宵及西方情人節的音樂劇《莎翁的情書》,如沙翁,鬆脆香甜,即使灑了一點酸、辣與苦作調味,仍簡單易入口。全劇發生在當下香港,借莎士比亞筆下的經典情節來觀看現今社會的愛情觀,觀眾縱使不知某些莎劇的原文,依然能把此劇看得懂。

 

序幕是四名研究莎士比亞的碩士學生行畢業禮,各自說起喜愛的莎翁名句,唱著自身事情及心態,滿懷希望,深信莎翁的引導及教誨。隨後各人的故事陸續上場,網上尋找Romeo的純情Julia;扮同性戀且暗戀女明星Orlanda的助手Cesar;婚後才知妻子Kate極為橫蠻的Patrick;不願與Deron離婚而用愛情靈藥的Helen。各自與《羅密歐與茱麗葉》、《第十二夜》、《馴悍記》及《仲夏夜之夢》對照,不過故事用於今天,結果卻明顯迥然不同,引發一些思考。

 

這些莎翁名作或當中的對白,在不同媒介廣泛流傳下,多少也曾接觸。不過,儘管觀眾對莎劇毫不認識,在莎翁不存在的情況下,此劇仍有獨立的可觀之處。純情的Julia在交友網站結識的Romeo,出來見面時卻是一個急色的騙子;Patrick結婚後,驚覺妻子Kate蠻不講理,更把她標籤為「港女」,帶出男女相處失衡的狀況;Cesar在工作上及感情上無奈活在謊言中;Helen與Deron的分離反映婚姻的脆弱。全皆貼近現今社會的情況,反映此時此地愛情觀。

 

另外,劇中有嵌入莎劇原文對白的時候,「羅密歐與茱麗葉」這一場,若現代的Julia仍是唸著「羅密歐,羅密歐,為甚麼你是羅密歐」,實是老調而較突兀,此劇於是安排二人用上呂奇和陳寶珠的動作及腔調,用懷舊手法表達,因而產生上佳的喜劇效果。另外,在「第十二夜」,安排Orlanda是女明星,會與Rolando演《第十二夜》,排演期間順理成章嵌入《第十二夜》的情節。

 

作為一齣音樂劇,此劇的歌曲尚可融入故事及抒發角色的感受,對愛滿是憧憬的Julia唱出了「甜」;暗戀兼嫉妒的Cesar帶點「酸」;饒舌歌數盡妻子惡行的Patrick是「辣」;無法接受離婚的Helen顯得「苦」。不過,綜觀而言,此製作其實是以戲劇為主,歌曲較少負責推進劇情。是次觀看首演的粵語版本,無暇欣賞同期上演的英語版本,當中的粵語歌詞有少許與音樂旋律稍不配的「倒字」,而莎劇的對白往往充滿詩意,抑揚頓挫,縱使背景是地道香港,但在歌詞夾雜比較粗俗的字眼時,便略感不合。或者,若我能視莎翁不存在之下,一切會較易於接受。

 

四名躊躇滿志的年輕畢業生,步入社會,經歷現實的種種事情,碰壁後感到莎翁名言的不可信,便沮喪地聚在一起,成為「跋」這最後一場。雖是談情說愛,但這些何嘗不是可放之人生。結尾,四人剎那茅塞頓開,唱著歌曲,明白莎翁名句「真愛之路往往荊棘滿途」之意,對愛情及未來仍存希望。略覺當中的轉折,欠點鋪排。

 

數年前,美國一位八歲男孩寫書教人與女生搭訕,成了暢銷讀物,而放眼香港書店,亦擺放琳瑯滿目教導人們戀愛的工具書。這天,在小劇場,看著學生及帶著小朋友的家長進場,因設有口述影像服務,還有拿著白杖的視障人士前來,一起無障礙地欣賞台上呈現的愛情故事,若獲一絲觸動及啟發,反思愛情,或已勝於看任何工具書。是次《莎翁的情書》縱在砂糖見到微微沙粒,仍算是甜美可口的沙翁。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用文字把欣賞的演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