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與德齡》:現代的感情,傳統的歷史
文︰賴勇衡 | 上載日期︰2013年3月14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節目︰慈禧與德齡 »
主辦︰香港藝術節
演出單位︰中國國家京劇院 »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劇院
日期︰9-10/3/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曲 »

劇團把《慈禧與德齡》定位為「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分別開來。也有評論者稱之為「現代歷史京劇」,因為「現代京劇」也包括那些以現代時空為題材的「時裝京劇」,以及視傳統京劇為「封建」的樣板戲。《慈禧與德齡》從話劇版的《德齡與慈禧》改編而來,但並不完全是京劇風格,在部分台詞、台步、肢體語言方面都以話劇的方式呈現,讓未接觸過京劇的觀眾有一個比較低的門檻去欣賞這傳統藝術,有推廣京劇藝術之功。


《慈禧與德齡》另一「現代」之處,在於其題材。故事背景正是中國面對西方衝擊,必須急速變動的時期。主要劇情發生在晚清「百日維新」之後,積弱已久,戲裡慈禧所提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出自張之洞̀《勸學篇》,與康、梁的變法保持距離,正反映了當時中國面對現代化的大變局時,執政者對於「甚麼該變」、「如何變」等問題既手足無措,又自以為是的窘態。穿洋裝、說英語的德齡,衝擊了宮中的禮教和權力秩序,剛巧遇上慈禧逐漸接受現實,願意接受改變,心態漸趨開放之時,兩人一拍即合。話劇方式的演繹和京劇部分交融起來,轉接流暢,不礙敘事。兩種戲劇形式的混合正呼應了中西交流、傳統與現代交錯的題旨。而現場奏樂也是中西合璧的。


很多傳統歷史題材的戲劇都以男性角色為主導,以權力鬥爭為骨架,以勝敗和道德為結論。《慈禧與德齡》的編劇何冀平和劇中主角皆為女性,讓這劇以異於前者的方式去呈現歷史。編劇特別刻畫慈禧與德齡的情誼、與榮祿深沉壓抑的感情,卻不是為了「平反」她一貫的「女暴君」形象,而是賦予她更多血肉感,再描寫她的情感和思想與何交錯共融,影響她的決策,也影響了歷史。光緒、康有為、梁啟超和「戊戌六君子」無法對慈禧說之以理,改革被扼殺;這次由德齡和榮祿死諫,動之以情,慈禧終願讓步。編劇著墨於她的固執和轉變皆由情感帶動,利益計算和宗法傳統的思想居次,說白的慈禧和唱戲的慈禧營造了一個更立體的太后形象。兩種戲劇形式的交融在這種敘事上發揮了獨特的功效:當劇中人以話劇的方法交代事件和想法之後,京劇唱戲的部分,雖然在敘事上重複了已然交代的信息,但其功效更重於角色內心情感的抒發,藉著京劇演員唱念做打的功夫穿透出來。此中的高潮是榮祿給慈禧遺言以明志及慈禧哀慟不已的部分,倍具感染力。


《慈禧與德齡》的劇名從話劇版的《德齡與慈禧》逆轉過來,而慈禧的敘事中重要性也顯然大於德齡。除了跟德齡的互動以外,慈禧跟榮祿和光緒的對手戲,也是敘事與唱戲並重,佔了很大篇幅。於是,有關德齡如何認知那世局、如何思考其自處的問題,就稍嫌不足,以致後來慈禧賀壽一幕,德齡代光緒為改革一事死諫,其轉折推進便有點急。觀眾只知德齡在西方社會長大,對社會文化和政制的現代化會持開放接納的態度,但若說到她有為此而死諫之志,如此決心還需多一點鋪排,方更有說服力。


最後一幕,德齡告別臨終的慈禧,緩緩步出歷史舞台。台上設置一台階梯伸向台後;背景收窄成一道窄縫,德齡就循此走出去,最後在台階高處回望觀眾。歷史劇也是從現在的時空向過去回望——慈禧的改革已太遲,人民已忍無可忍,革命將臨。《慈禧與德齡》的「現代」特色或許在於其以戲曲形式,強調了慈禧這歷史人物的女性情感,但回望過去,列強侵略、積弱、改革、革命等牽涉萬千人的題材,匯聚於一位女君的情感掙扎,但平民百姓的呼聲、市井窮鄉的婦人之哭喊,則仍擋在禁宮高牆以外。慈禧以受困者自況,於回首歷史的眼光下,實教人情何以堪。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香港戲劇及電影評論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網誌及Facebook專頁:我不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