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治O孃》——性與成長的矛盾
文︰Obi | 上載日期︰2013年3月6日 | 文章類別︰眾聲喧嘩

 

節目︰免治O孃 »
地點︰牛棚12號
日期︰28/2-3/3/2013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舞蹈 »

本港著名編劇陳志樺跟舞蹈藝人陳敏兒合作的舞蹈作品《免治O孃》,於裝修後首次重開的牛棚12號演出。在原為屠場的偌大場地,將人的慾望「免治」,將人對成長的不安肢解,實在合適不過。

 

先說演出名稱。「免治」顧名思義就是切碎,而「O孃」則是七十年代一齣著名情慾西片,片中女角O孃是一名完全被男性物化的性玩物。將O孃解剖甚至切碎,大概就是要將性慾作一次肢解分析。而英文名稱「Kidult Ophelia」用上《哈姆雷特》的Ophelia,則跟O孃恰恰相反,Ophelia發瘋自殺時只有十四歲還是處子之身,跟「身經百戰」的O孃形成強列對比。而kidult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指不願長大活得像孩子(kid)一樣的成年人(adult)。互相矛盾的意念跟演出互相呼應。

 

偌大的屠場大概可分為兩大房間並有間隔,觀眾跟隨舞者走動,雖然不能閉幕轉景,但在一個房間演出時另一個房間便成了後台,關上間隔可執拾演區為下一段準備。房間內有多條柱子,對觀眾視覺本來不利,但由於根本沒有觀眾席,所以觀眾可隨喜好移動找尋有利位置,那便沒有阻擋不阻擋的問題。而且不太清晰的視野,帶點偷窺的感覺,為這個以性慾為主體的演出增加了風味。而昏暗的燈光設計,令人聯想到殺人埋屍的巨大沙堆,讓舞者吊在半空舞蹈的吊繩和吊環,簡單粗糙,但又充滿符號意象。

 

演出以陳敏兒作主導,另加兩男兩女舞者,多段舞蹈時而關連時而分裂,像一次內心之旅。首段兩男舞蹈員將躺在沙堆上沒有反應如死屍一樣的女體大肆玩弄,五花八門的性愛動作因女方的死寂令場面有如姦屍;另一段眾舞者像孩童一樣玩耍,後來卻莫名其妙地加入性愛動作;性愛動作之後孩子又逐一死去;一段以陳為首的性感舞蹈,三女含著波板糖搖曳生姿,之後卻演變成二女性虐陳,陳還穿著像玻璃鞋一樣的透明高根鞋——灰姑娘被兩位繼姐虐待的情節可要改寫了!兩人搶去玻璃鞋後還將陳推到渠邊,然後走到另一房間用菜刀鎚打砧板——性愛與死亡,性愛與小童,小童與死亡,性愛與童話等元素配對在一起,產生讓人不安的感覺。還有數段眾舞者天真活潑地像小孩載歌載舞;陳於巨型吊環上表演優美舞姿,還配上剪影錄像,但所演唱的都是咸濕兒歌。在粗糙的屠房表演優美的舞姿,既O孃又Ophelia,既kid也adult,自相矛盾得令人坐立不安甚至不敢正視,但又偏偏活生生地在你面前出現。直至整個演出尾聲,眾舞者拿著結他合唱原裝版本的〈小時候〉,大唱「I don’t know when, I don’t know where, but I know I will see you again」,牆上投射眾人小時候的相片,展示對純真歲月的懷念,才為整個演出概念立下重要的註腳。

 

人之初,性本善。人總不能沒有性,沒有性便沒有下一代。人隨著成長總會意識到性的存在,英語叫sexually aware。劇中出現多首咸濕兒歌便是「七十後」於sexually aware時最先接觸到的典型性話題。唱唱「雪姑七友七個齊齊瞓」或者「咸濕帝女花」,偷看今已停刊的《姊妹》雜誌內用顏色紙印製的成人專欄;除非像Ophelia那樣早死,否則對性好奇然後近乎瞎子摸象地探索,於似懂非懂之間成長是必然的事。但隨著時代轉變,孩子sexually aware的年歲似乎愈來愈早,而且形式愈來愈誇張。孩子可能從友儕間得來神秘網址,打開可以看到日本版三級多啦A夢或咸濕比加超漫畫;走到街上,色情雜誌以至媲美色情雜誌的消閒雜誌隨處可見,而且多數剛好在孩子的視平線範圍。不安?對,但性明明是成長的一部分,何時、怎樣、多少讓孩子接觸性才叫合適?怎樣定下界線?一方面孩子早熟得嚇人,另一方面又有不願長大的kidult出現,《免治O孃》將人對性和成長的不安與矛盾切開審視,令人感覺有如Ophelia被吊在半空,不知如何自處。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