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二百歲誕辰,全球各地紛紛上演他的歌劇作品,特別是他的名作《茶花女》(La Traviata),自上年起在香港已經上演了由「香港歌劇院」製作的版本,到今年先是「非凡美樂」製作精華版的《茶花女的故事》,「香港藝術節」也邀請了拿坡裡聖卡洛歌劇院,來港表演《茶花女》。
《茶花女》能夠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作,除了因為優美的音樂、瑯瑯上口的歌曲,劇情中充分展示出愛的力量,每一幕都流露愛的偉大,是它歷久常新的原因。如在第一幕中,交際花Violetta在舞會中遇上傾慕於她的男子Alfredo,Alfredo的熱情令不相信愛情的Violetta深感困惑,但最終仍被愛折服,投入他懷抱。
原為電影導演的Ferzan Özpetek在開幕時已有特別的處理:把女高音Carmen Giannattasio的頭像投影在整個黑幕上,極具電影感,令人一見難忘。而Giannattasio的聲線優美,但在此幕還未在狀態似的,一些跳上唱高音的地方略見困難,也有走音的情況。
不得不提這幕的佈景和服裝,兩者都是極盡華麗之能事,衣服艷麗,擺設包羅萬有,細微的地方如牆身花紋和壁畫都鉅細無遺。不過豐富的舞台設計令轉景的時間大增,要用上三十分鐘的間場才完成。此外,現場因表演者的要求把氣溫調高,使不少觀眾要把場刊當作扇子乘涼。
茶花之愛
第二幕第一場是故事的轉折點。Violetta與Alfredo正在熱戀,忽然Alfredo的父親Germont出現,要求Violetta為Alfredo的未來而離開他。Violetta最終忍痛答應,為愛犧牲。第二場把愛的犧牲發揮至極致:Alfredo得知Violetta離他而去,決意報復,於是在眾人面前羞辱她。Violetta被最愛誤會,傷心欲絕。
飾演Germont的Simone Piazzola在這幕的演唱非常出色,他的演繹配合劇情發展,唱出央求、同情和傷感的情緒,即使不諳意大利文也能感受到。另外,儘管他的一段獨唱Di provenza il mar, il suol,其對象本是Alfredo,Özpetek卻安排他到台前方唱對著觀眾唱,可見導演視音樂重於戲劇,屬於較傳統的處理手法。
到了最後一幕,Violetta已病危,知悉一切的Alfredo趕至,二人重修舊好,憧憬美滿的未來。惜一切為時已晚,Violetta終死於愛人懷抱,體現了以生命成就大愛的高尚情操。
這幕開始時隻見Violetta躺在床上,其他角色相繼在兩旁出現,他們在玩樂、在傷感,但已經與Violetta無關。導演藉此交待眾人的人生,也突出Violetta的空虛寂寞,效果同樣是富電影感。
Giannattasio在這幕演唱名曲Addio del passato淒美動聽,令人動容。不過及後她和男高音Josè Bros的二重唱竟出現「甩嘴」,合唱部分亦不太合拍。合唱團在後台唱的一段歌曲,速度很快,中途又會加快,難度很高。但他們唱得非常整齊,四部聲量平均,質素很高。
總括而言,這種極為華麗,令人目不暇給的《茶花女》,在香港大概隻能在藝術節中欣賞到。但在放眼世界,《茶花女》會一直在各地上演,包括在紐約The Metropolitan Opera將重演被視為經典的二零零五年Salzburg Festival的版本,令這朵為愛而生的茶花永遠盛開。
Brindisi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RZUonmbtVQo
Di provenza il mar, il suol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4uCMthTErbw
Addio del passato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cSr7hh9mbyg
(原載於2013年5月《三角志》)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