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蛇口戲劇節:新空間演藝的驚喜與驚嚇
文︰時惠文 | 上載日期︰2025年1月3日 | 文章類別︰藝術節即時評論

 

主辦︰招商蛇口演藝互聯
日期︰2024/11/9-10
城市︰深圳 »
藝術節︰蛇口戲劇節2024 »
藝術類別︰戲劇其他 »

蛇口戲劇節在氣候宜人的金秋十月開幕,歷時三周。戲劇節充分利用了蛇口宜人的臨海位置,讓戲劇在舊工業區、海上世界、和意想不到的公共空間(如商場、公共汽車、海鮮批發市場)之間游走,將粵港澳三地的戲劇工作者、藝術家和文藝愛好者集結在一起,對中國當代戲劇(尤其是沉浸式戲劇)的空間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想象。本人有幸參與了11月9日及10日的三場表演,而這三個作品剛好呈現出了迥然不同的成熟度和創作態度,值得細品。

 

《日記 VII.我來給你講個故事……》(下稱《日記 VII》)著名舞蹈家梅卓燕由1986年開始創作《日記》系列以來的第七個同系列作品, 也是她與年輕燈光設計師李智偉於2021年携手打造的,可謂載譽重演。梅卓燕自編自導自演一個以流浪貓為主題的故事,實則表達了對小人物的重視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作品融合細膩的文字、巧妙的光影、 柔美的舞蹈,在不經意間觸動觀衆。首先,作品非常注重勾勒香港的城市風貌:十字路口紅綠燈處提醒盲人的「嘟嘟嘟」警報聲,急促得如同香港打工人的每日返工的步伐;飛機場大廳播報的航班信息,隨著那一聲柔和的「叮咚」和飛機起飛的呼嘯,帶出移民城市的悲歡離合……最打動我的,是作者對香港密集城區中髒亂後巷的描寫,由梅卓燕親自讀出旁白:「我不知道你是因甚麽原因流落在這裏,而我剛好在這個時間走入了你的世界,遇見惶恐飢餓的你……看到你在那些亂七八糟的僭建、散着濃厚蝦醬通菜味道的小巷、佈滿油漬的抽油烟機口、冷氣機不停噴著撲臉而來的熱風、在橫七竪八的油管、電綫管的夾縫中,見到你終於舒服的伸展身體,躺下來休息,滋味的吃著一日一餐的飯。大概就是我願意回來,再回來那條骯髒的後巷、那幢代拆的舊樓、那個圍封的地盤。」都市人生存的尷尬、委屈和掙扎,似乎都在流浪貓的身上體現了出來,而我,竟然在這段文字中讀到了一種局促的美感和詩意。同爲都市人,觀衆或許可以在作品中得到一方喘息的空間。

 

説到空間,我非常慶幸創作者沒有濫用演出場地——價值工廠,而是選擇使用機械大廳不到十分之一來講述小人物的故事。同時,我也佩服燈光道具的設計,舞者利用極簡的裝置(手電筒、圓形轉盤、紙板剪影、白色薄幕、樹、梯、凳),在光與影中,與紙板貓對話、互動:貓身時大時小、時胖時瘦,有時貓的影子還會穿過舞者的身體,或和舞者一起在幕布上作畫跳舞,或和舞者對視,人與貓的關係變得靈動:她們心意相通,無關言語,貓生和人生也在此刻融爲一體。臨進尾聲,白色薄幕打開,觀衆才發現價值工廠機械大廳原來有如此巨大的空間,而《日記 VII》卻剋制地取了一方天地來講述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故事。空間的運用在此處好像一種隱喻:香港的小而密集與世界的大而空曠好似對立又好似融合。當梅卓燕獨自拿著手電筒奔向遠處,燈光暗下,漆黑一片時,觀衆也被帶入一個無盡的冥想空間。

 

《日記 VII.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劇照

(由蛇口戲劇節提供)

 

《蛛絲》是蛇口戲劇節「讀劇呈現」單元的新寫作劇本,在海上世界藝術中心的公教空間發生。之所以稱之爲「發生」是因爲作品文本極强,雖然是以讀劇的形式出現,但無論是道具、表演、還是台詞都相當有水準,衹需要演員丟掉手中的劇本,這就是一場非常成熟的小劇場演出了。編劇通過一對職場男女在酒店房間的私密對話,帶出了婚外情、職場政治、女性主義和戰亂紛爭等宏大議題,且一切都以「蛛絲」作為意象展開,在虛實之間極緻拉扯。全劇分兩個維度:一個是實體的酒店房間,一個是虛幻的想象空間,但男女兩人無論是身體和思想都處於難以逃脫的困境中,無法逃離任何一個空間。該作品是蛇口戲劇節孵化作品之一,令我大開眼界,香港演藝學院培養的青年編劇(侯亦嵐)和青年演員(陳曉欣、雷卓熙)都帶給了我莫大的驚喜,而導演葉君博也把狹小的空間和戲劇的節奏拿捏得非常到位。衷心希望這麽好的作品能儘快公演。

 

如果說《日記》有大師級的質量保證,《蛛絲》有後生可畏的驚喜,那麽《A3證,查票》(下稱《A3證》)則是不折不扣的「車禍現場」,如果年輕的藝術家妄以爲這樣就是做沉浸式戲劇,那還不如不做。登上公交車的那一刻,我是滿心期待的,畢竟能想到在城際巴士這樣一個流動的空間做戲劇真是太絕了!可惜的是,主創人員只停留在了這個空間,卻沒有能做出更多的深挖和推進。首先,滿車的貼紙和二維碼,毫無美感。其次,整個車程無聊的報站和空洞的旁白,加上一班比乘客還多的工作人員,他們既不引導觀衆,也不推進事件,讓人毫無頭緒。沉浸式劇場是以觀衆為表演中心、在特定環境中的實驗體驗,讓觀衆身臨其境,參與戲劇,本該是一種有秩序而混沌的表演。而《A3證》衹有混亂而沒有秩序,呈現出一種思想上的懶惰和藝術表現力的匱乏。其實,真正出色的沉浸式戲劇的製作非常困難,對主創人員的功力甚至比傳統戲劇的要求更高,藝術家必須能按照觀衆的反應做出及時的回應,演員除了自身條件優秀,還需要有極强的控場能力。毫無疑問,《A3證》作為一次戲劇實驗不足的地方較多,希望主創人員能作出反思。

 

《A3證,查票》劇照

(由蛇口戲劇節提供)

 

蛇口戲劇節已經舉辦了三年,一直推陳出新,培育出不少佳作,也充分為年輕戲劇家提供養分和空間。蛇口是一個充滿活力和藝術氣息的地方,真心希望戲劇節能孵化出更多的佳作,讓更多人愛上戲劇藝術,讓每年的金秋都有好作品相伴。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畢業於復旦大學英文系,嶺南大學中文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碩士。獲香港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當代詩歌。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專業會員,出版了二十餘篇劇評及藝術評論。她更為PolyU CPCE語文及傳意學部創辦了雙語雜誌《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