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神祇多如繁星,號稱有三億三千多萬尊。儘管當中不少是同一尊神明在不同時空脈絡下的化身,如此數目依然頗令人驚嘆。在這萬神殿中,女神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雪山神女、吉祥天、辯才天、迦梨和杜爾迦等女神組成的星叢,與梵天、濕婆、毗濕奴等男神共同構成一平衡對稱的神譜,形塑了宇宙的生成和運行。由Mudra Dance Company主辦的舞蹈展演《女神的多面性》(Facets of Devi),以各派印度傳統舞蹈展呈了潛藏於眾女神背後的各股靈力。
《女神的多面性》分為十一個章節,分別展現了摩希尼亞坦舞(Mohiniyattam)、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民俗舞(Folk)、半古典舞(Semi-classical)等各門舞蹈。舞者隨著梵語或泰米爾語的頌歌翩翩起舞,彷彿將舞台聖化為祭獻之所,將觀者引入一神幻詭譎的世界。
首四場舞蹈的風格輕盈曼妙,展現了女神陰柔婉約的一面。第五場表演講述雪山神女(Parvati)斬殺變形惡魔摩希剎(Mahishasura)的傳奇,舞風開始微妙地轉變,漸漸帶有陽剛氣息。到了第十一場(最終表演),氣氛變得昂揚劇烈,隱喻了女神兇悍暴猛的一面。此幕講述女神杜爾迦(Durga)的祝福。兩位扮演女神的舞者登場,手掌塗上殷紅如血的顏料,不時伸出長舌,發出嘶啞之聲。她們手執三叉戟,左右揮舞,踏著沉重激烈的舞步,散發著部落儀式般的狂歡氣氛,呼應了杜爾迦的戰神特質。
《女神的多面性》(攝影:Karen Chow@Moment on Stage,照片由Mudra Dance Academy Hong Kong提供)
頻繁出現的旋轉和跳躍動作,予觀者一種輕靈的躍動感。另外,每場表演均出現了印度舞最為人熟知的站姿——舞王相(Nataraja):舞者右足獨立,左足向右延伸,右手結施無畏印,左手掌心朝下,喻意世界毀壞和生成的無窮循環。
一如各地的前現代表演藝術,印度舞有悠久的敘事傳統,每支舞蹈均與神話故事有關,宛如戲劇。舞者的動作、表情和手勢,無不巧妙地表達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層層推進故事的發展。古印度舞藝的根本文獻《樂舞論》(Natyasastra)中,婆羅多牟尼(Bharatamuni)提出了九味(Rasa)之說,頗值得觀者關注。九味即九種情緒:愛、滑稽、憐憫、暴戾、英勇、恐怖、厭惡、訝異、平靜,人所共有。舞者或演員皆著重訓練以表情傳達此九種情緒,尤其在在南印傳統舞劇卡塔卡利(Kathakali)。因此,在觀舞時,觀者除了將注意力集中在舞者的肢體外,亦須留意其表情,因為在印度舞藝之中,神情與肢體往往相互映照。
《女神的多面性》(攝影:Karen Chow@Moment on Stage,照片由Mudra Dance Academy Hong Kong提供)
印度教的女神信仰之所以獨特迷人,除了神態各異的女神法相外,還在於背後的形上學思考。女神是夏克蒂(Shakti,又譯為性力)的具象展現:推動宇宙生成、運行、毀滅以至重生的終極力量,與女性息息相關。世上一切生命,難道不正是孕育、成長、誕生於母胎之中嗎?沒有夏克蒂的驅動,宇宙只是死寂的荒地。迦梨的法相生動闡明了如此思想:青面獠牙的女神正踐踏濕婆的肉軀,展現忿怒的狂喜勢能,彷彿將夷滅宇宙,又像要在死灰中重新孕育生命。表演落幕之際,筆者不禁想到,舞蹈不正是起源於這種對生死的敬畏和嘆異嗎?或許這正是《女神的多面性》給予觀者的最大啟示。
(文章於《舞蹈手札》同步刊出)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