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而過的短暫經驗——第二屆科藝藝術節科藝展演(1)
文︰比布 | 上載日期︰2024年10月20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主辦︰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日期︰204/09/21 3:30pm
城市︰香港 »
藝術類別︰戲劇 »

科藝藝術節來到第二屆,是次主題為「嚐味與空間」。聯合策展人徐碩朋在開幕禮的致詞中強調,「嚐味」並不單指味覺上的品嚐,亦有「短暫的體驗」之意,因此科藝展演的作品會分別為觀眾帶來不同的短暫、沉浸式體驗。

 

科藝展演(1)的三個作品——《12》、《幸福之旅》及《菇菇Land》邀請到來自各個範疇的藝術家,以他們的方式探索「嚐味與空間」這個主題。除了作品本身的內容,他們還需設計在觀眾等候下一個展演期間的活動,讓觀眾在預備區亦有呼應前作的體驗,承上啟下。從整個演出流程的安排可見,創作團隊都致力令觀眾在每個角落都有「嚐味」的經驗,藝術家亦用心分享自己對創作的一些聯想與感受,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為劇場着色,但表現手法能否擊中觀眾內心,則另當別論。

 

《12》由兩位燈光設計師陳焯華及張素宜共同創作,陳焯華解釋作品靈感來自光的存在太理所當然,而容易被人所忽略。惟有在黑暗中,人才會察覺光的存在。因此他希望創造一個光的空間,讓人感知光的存在,從而觸發各種聯想與感受。同為曼陀羅藝術家的張素宜,聽着演出的音樂畫出12個曼陀羅回應段落,其作品在預備區的12個箱子展出。觀眾在欣賞張素宜的作品時,有表演者派發雪米糍和鏡子。表演者呼籲觀眾此時食用雪米糍,冰涼的口感立即衝擊我的頭腦,完全無法分神觀看作品。又因為表演者派了鏡子,所以觀眾都嘗試用鏡子照看箱子,看看會否有新發現。注意力不斷被分散到其他地方,導致未能好好看清那些箱子便要開始正式的燈光演出部分。

 

《12》劇照

(由作者提供)

 

燈光演出的部分開始,光慢慢填滿空無一物的劇場,曼陀羅時而被投放在牆上和地板,時而打在人群之中慢慢游動。線條與線條之間的空隙,有如在水底觀看粼粼波光,被光擦過的瞬間讓我聯想到靜觀的狀態,彷彿體會到回歸當下。主創人期望觀眾能感知光的存在是成功的,可惜未能透過光建構更多的聯想和情感狀態,因為對我來說12個段落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或主題,但也明白以無語言的方式表達的確具一定挑戰性。加上後來才知道一開始展出的曼陀羅,是會出現在燈光表演的部分。所以倘若能少一點分神的設計,觀眾有多點時間駐足了解演出使用的素材,相信能夠透過這些細節令人更易進入狀態。

 

在等候下一個作品時,觀眾被安排在佈置成酒吧一樣的預備區玩輪盤遊戲。枱上有四瓶水,觀眾需轉動輪盤,並按指示像喝伏特卡一樣喝水,讓他們在過程中意識水的質感與口感,呼應「意識光的存在」的主題。可惜下一個作品所需的預備時間較長,而輪盤遊戲又未能提供持續的新鮮感,所以此部分則未能好好填充觀眾當下的時間與體驗。

 

《幸福之旅》中,整個劇場空間擺放了很多大圓枱和椅子,枱面上放了一個人偶戴著假髮。之後化妝設計師黃嘉敏緩緩步出,開始為人偶修剪髮型,然後表演者隨機邀請觀眾幫忙修剪人偶的髮型。表演者頭上戴着實時轉播鏡頭,實事投影黃嘉敏俐落的修剪,以及觀眾「有樣學樣」的笨拙動作。轉播畫面被塗上色彩繽紛、迷濛的濾鏡,眼花繚亂,試圖再現人群盲目追逐潮流的狀態。之後髮型創作人許迪生登場,爬上攀梯開始修剪巨型人偶的髮型。比起剪頭髮,他的動作更像除草。最後人偶的整個假髮落下,雪白、光禿禿的頭頂露出,頓時整個空間的燈光聚向巨偶,如頌缽的聲音徐徐揚起,訴說一切虛空。

 

《幸福之旅》劇照

(由作者提供)

 

承接此作,主創人安排觀眾到預備區聽着經典金曲吃杯麵。黃嘉敏選擇杯麵的意圖很有趣,她說這是一種能隨時嚐到、會傳染,同時是一種存在感很強的味道,因為杯麵的味道常在口腔內久久不散。而對他們來說,創作也是這樣。這是一個有趣的觀察,不過作品本身則未能讓觀眾留有這種餘韻。創作人希望觀眾參與建構整個藝術性的當下,但從觀眾的角度,卻難有深刻的體會。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修剪人偶的頭髮,作為旁觀者的我,在感官上未有吸引到我的刺激,所以很快便令我失焦。如果能考慮多點觀眾的參與,讓大家都能夠參與其中,嘗試一下隨波逐流的「幸福感」,再推向最後的落差,相信更能在觀眾心中留下如杯麵味道的餘韻和飽腹的滿足感。

 

《菇菇Land》:在頹垣敗瓦中建構新希望

 

《菇菇Land》的藝術家組合很特別,因為三人都恰巧是製作手工類/比較微小的作品的藝術家,所以他們想嘗試放大手的工作,此亦成為了作品的其中一個部分——他們邀請觀眾成為人肉織布機,在限時十分鐘內織十米長的布。隨後有一隻怪物捲走了觀眾家一起織的布料,摧毀了菇菇Land,主創人便邀請大家一起重建菇菇Land。他們教觀眾製作一個小手工,以紙包着燈,再把紙擠成蘑菇形,完成後可放中間。集體創作的影響力在於每一個成品,都是屬於特定群體、獨一無二的畫面,呼應最後所說:需要「大家」為菇菇Land播下種子。

 

《菇菇Land》劇照

(由作者提供)

 

對我來說這個作品在創作的意圖,和藝術處理上都相對完整。此作亦是整場展演中對觀眾參與度要求最高的,但因前面的作品風格與氣氛差距較大,所以三位主創人也花了點時間讓觀眾投入其中。縱然參與的成份最高,但也不是所有的觀眾有份參與,我恰巧是織布機的一員,也站在怪物走出來的地方,所以整個體驗比較完整和深刻,但旁觀的觀眾可能會比較抽離。

 

而對於觀眾參與程度、參與的經驗,三個作品中都可見未能拿捏得最好。藝術家們均嘗試利用觀眾的創作力,透過不同形式的互動,讓他們沉浸在作品創造的環境中,或共創一個藝術性的時刻。不過將觀眾納入演出的一部分的確有很多考慮因素。除了多少人有機會體驗,如何讓觀眾進入狀態、旁觀的觀眾又會怎樣看待演出,這些視角都是重要的考量,否則容易讓觀眾感覺抽離,不能真正沉浸在演出之中,只是匆匆走過幾個短暫的經驗而已。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文化研究人,劇場愛好者。閒時於個人專頁「比布的小星球」發佈電影、劇場及書籍分享或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