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節為何?——記我的Spring Forward 2024
文︰陳瑋鑫 | 上載日期︰2024年8月19日 | 文章類別︰四海聲評

 

《Iterations》(攝影:Sinah Osner,照片鳴謝:Aerowaves)
主辦︰Aerowaves
日期︰21-23/3/2024
藝術節︰Spring Forward 2024 »
藝術類別︰舞蹈 »

三月下旬,我以香港舞評人的身份遠赴德國,全程參與了由Aerowaves主辦的Spring Forward舞蹈節2024。於短短五天內,遊走達姆施塔特、威斯巴登及美因茨三個城市,在十五個不同的演出空間,看了共二十七支舞作。即使過去我也有不少趕場看戲、跑藝術節的經驗,但這次在德國,特別是在主節目進行期間的那三天,從早到晚跟著大伙兒,不是一起看舞論舞,就是在前往下一個演出的路上,實在是一趟前所未有的觀演體驗。

 

本來我打算以短評的形式,透過社交媒體分享我對那廿七支舞作的觀後感,可是回港後一直忙著,未能完成。終於在四個月後的今天,我決定以另一個方式、另一個角度,去記錄和分享這段旅程中的一些個人觀察與反思,希望能讓大家多了解歐洲的舞蹈發展面貌,促進更多交流討論。

 

即日舞評寫寫寫

 

這次舞蹈節之旅的主要任務,是以海外嘉賓學員的身份,參加節內的Springback Academy舞評工作坊。工作坊今年已經來到第九屆,今屆入圍的十位學員,是從公開報名的芸芸百多位申請者中挑選出來,他/她們來自歐洲不同國度、背景與撰文經驗不一,從仍然在學的大學生,到資深的編舞與舞者也有。而我和Joanna(李海燕)這兩位香港藝評人,以及另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製作人,則以嘉賓身份參與其中,跟大伙兒看舞、論舞。

 

主辦單位事先已為舞評工作坊的學員及嘉賓分組,配對了導師,在舞蹈節期間一起欣賞節目及撰寫觀後感。每兩位學員由一位富經驗的藝評導師帶領,三人一組在舞蹈節進行期間,輪流為節內至少三個節目撰寫短評,並於觀演翌日中午前交稿,經編輯後會被安排於舞蹈節的網頁上即時發佈。如此緊湊的看舞、寫舞安排,讓參與舞蹈節的製作人和表演者,都能在演出後短時間內讀到三篇(導師一篇、兩位學員各一篇)不一定持相同觀點角度的短評,從而可引發更多交流討論。

 

150字的第二語言寫作

 

可不要以為在歐洲生活的同學們,個個都會操流利英語。事實上,英文往往只是他/她們的第二、甚至第三語言,所以要在觀演後短時間內,組織觀後感,再以英文寫下來,對不少人來說絕非易事。再加上並不是每個人也有寫文章的習慣,又或者對不同的舞蹈表現形式之認識有別,故此要根據規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稿、交稿,對很多參與者來說,絕對是個大挑戰。

 

雖然我作為嘉賓,沒有被硬性要求參與短評撰寫,即使很晚才看完演出也不用趕回酒店挑燈筆耕,但我也有努力嘗試根據工作坊要求,撰寫約150字英語的觀後感。親身的經驗是:要下筆(按鍵)寫150字看似容易,跟那些放在社交平台上的感想短文差不多,但如何在這個限制之下,精闢獨到‌地提出意見,夾敘夾評,的確有點困難。眾人交稿後,會有責任編輯立即檢視,若有需要會立即修改,向文章作者提出發問與提點,經修訂後才正式上載作公開發佈。這個程序除了可減少錯字及文法錯誤,更重要是確保文章的內容及觀點清楚易明。

 

     《Iterations》

攝影:Sinah Osner,照片鳴謝:Aerowaves

 

舞蹈的邊界

 

至於Spring Forward舞蹈節內的作品,題材與形式多元,既有炫技或視覺效果吸引的舞作,也不乏探索性強的劇場表演實驗,為舞蹈定義帶來更多啟發。例如我認為節內最驚喜的作品《Iterations》,是一齣糅合了近距離魔術、棟篤笑,與及錄像處理技巧的小劇場精品,當中卻完全沒有任何傳統意義上,四肢隨著音樂律動的舞蹈動作,取而代之的只是重複的魔法套路示範跟不同語言偽術的碰撞。然而,歸根究底,舞蹈藝術其實就是身體在特定時空中的游移變化,作品中身兼編舞及演出的Tom Cassani,一個人在演區中以高度精準的節奏及執行力去展演一段靈巧的手部練習,不就已經是一段廣義上的獨舞嗎?

 

另一個令人(意義上及真實地同樣)眼前一亮的演出,是從完全漆黑的劇場內展開的《A Beginning #16161D》:五位歌演者(非舞者)在黑暗中遊走吟唱,隨著時間推展才慢慢加入手上的小燈,以及微弱但集中的舞台燈光效果。演出者動作雖然微小,但透過不同角度的燈光投射,為不動的身體加添了變化,光與影跟演者的互動成就出其獨特之舞步,在歌聲中拉闊出更多想像。

 

 《A Beginning #16161D》演出謝幕

片由作者提供

 

多元展演空間

 

今屆Spring Forward舞蹈節除了在德國的三個城市內舉行,同時也跟tanzmainz festival合作,部分節目同時由兩個舞蹈節共同呈獻,演出場地也不限於傳統的劇院舞台。例如為舞蹈節拉開序幕的兩支委約新作,就選擇了在達姆施塔特的州立劇院大堂內上演。即使原本是在小劇場內首演的入圍舞作,也特意安排在不一樣的空間演出,包括:酒吧、樂團排練室、學校體育館,以至博物館大廳。

 

合適的演出空間能大大增強演出效果,好像由三位年青荷蘭舞者演出的《11 3 8 7》,以非人類龐克造型在達姆施塔特黑森州立博物館的大堂現身,細碎重複如電玩世界中的虛擬人物動態,與其身後的史前物種展示廳成了強烈對比,加上圍繞演區的大型石像,都為本質上沒太大推展的作品,添加了不少對讀元素,碰撞出更多思考點。

 

     左:《11 3 8 7》;右:《Where the Boys Are》

攝影:Sinah Osner,照片鳴謝:Aerowaves

 

討厭的作品

 

縱使入圍舞蹈節的節目都是精挑細選,可是(至少對我而言)也並非全部都賞心悅目、充滿巧思。還記得開節後第二天,跟工作坊的其中一位導師閒聊,他表示過去多年,總會在節內碰上一兩個惹人討厭的作品。的確,看過今年節內獲選的二十個作品,整體平均水準其實一般,驚喜作品不多於五齣,但同時也有一些令人看完搖頭嘆息之作。有些作品視覺效果精彩,但重重複複沒甚推展;也有作品主題宏大,但純屬虛張聲勢,毫無深度;亦有作品背後的理念或許有趣,然而執行及呈現卻往往成了另一回事。

 

然而,舞蹈節並非舞蹈比賽,加上作品的好壞有時候也與觀者的口味與經驗有關,即使今趟旅程中我看到的其他著名編舞作品,也有失望無聊之作。但總的來說,這次Spring Forward舞蹈節跟Springback Academy舞評工作坊的體驗,重要的可不是看了多少支舞,又或者作品有多好多壞,而是得以跟一大班對當代舞蹈有著熱誠熱愛的朋友,連續數天一起浸淫在舞蹈當中。

 

交流的意義

 

舞蹈節創辦人John Ashford去年底過身,有關他「舞蹈為何?」的想法除了在舞蹈節紀念他的角落中展示,也被印到是次舞蹈節紀念品之一的伸縮雨傘之上:「舞蹈乃劇場之詩。」這令我在回溯是次觀舞之旅時,也不期然問道:「舞蹈節為何?」從今次的體驗中,我覺得Spring Forward是一個很有溫度的舞蹈節,與一些以作品交易為目的的藝術節不同,沒有太多商業計算,整體氣氛融洽,大家都有強烈的交流慾望。畢竟很多來參與的,都是這個舞蹈節的老朋友,大家好像是來參與每年一度的舞友聚舊,支持新晉的製作人及舞蹈家發展。

 

一個理想的舞蹈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往往比作品高低好壞更值得談論。難得Spring Forward在:表演 <-> 評論 <-> 製作,三部分都有所關注,能有這些交流機會總是美好,希望不久將來亞洲也能出現類似的平台,為新晉編舞、製作人及評論人提供交流的空間。

 

 

 

 

本文章並不代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之立場;歡迎所評的劇團或劇作者回應,回應文章將置放於評論文章後。
本網站內一切內容之版權均屬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及原作者所有,未經本會及/或原作者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自1998年起於港澳不同媒體上發表有關劇場、舞蹈及視藝等評論與專題文章。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並分別為香港舞蹈年獎、香港小劇場獎及 IATC(HK) 劇評人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組顧問及舞蹈、戲劇、藝術評論界別之審批員。